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西域大都护> 第14章 初定(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初定(中)(2 / 3)

商贾乡绅的喜事,笃可凑个场子,挣点喜钱,给大家多吃几次烤肉。吉迪高兴得跳了起来,说他第一次看见田虑就像个贵人,这两天见了司马,才知道大贵人在这里呢!班超还在典礼上宣布,代表朝廷赏赐疏勒王庭一笔费用,用于维持行政运转和发展生产。忠请汉朝使团就住在盘橐城,给他壮威,也便于随时向班超讨教。班超权且同意,稍事安定便安排霍延往酒泉汇报,将进京为质的忠长子夫妇送到窦固大营,顺便回家看一眼。窦固当时已经忙于准备出师车师,一面上奏朝廷,一面让霍延带些经费返回疏勒,令班超暂住疏勒,稳固天山南道。谁也没想到这一道命令,就把班超摁在疏勒,一住将是十八年!

人在顺境的时候,时间过得飞快,随着眼睛的睁睁闭闭,就到了公元75年秋天。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班超让董健带领他的汉使团骑士们,和疏勒的军队一起,搬石运土,整修和加固了城墙,开挖了城西和城北的护城河,完成了盘橐城的防御工事。都尉黎弇说军队在龟兹人统治期间成天被派出去催税,光会一些对付老百姓的手段,战斗力不行,请求班超派教官进行正统训练。班超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董健,让他带汉使骑士与疏勒军队一起训练,重点培养当地士兵的作战能力,几个月下来效果很不错。为了给军事、公务和商旅活动提供食宿保障,他还让霍延出面,全面恢复和建设了从疏勒到阳关的驿站、驿亭。除此以外,他重点是将汉朝成熟的法规制度介绍给忠,帮助他建立和完善了法制体系,整顿了官吏队伍,活跃了市场。他写信给远在扶风的徐干等朋友,让其组织了一大批木匠、织匠和铁匠来西域,给疏勒、莎车和鄯善各分配了一些,让他们把关内的铁铧木犁、镰刀、钢针纺车和织布机等生产工具推广到西域,手把手教居民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纺线织布的技术,深得民众欢迎。忠觉得当国王还真比当医生有成就感,每每这时脸上就浮现欣慰的微笑。他就是嫌成天坐在盘橐城里太憋闷,所以动不动就请班超陪他到处走走,巴扎也逛,居民家也去,田间地头盘腿一坐,就和民众拉家常,见了小店主就问有没有官吏欺负人,看见谁家小孩子脸上有虫斑,就给人家开药方,也不强求民众跪拜他,一点贵族的做派都没有。班超也是从市井里走出来的,与这位国王挺对脾气,觉得忠和朝廷那些道貌岸然的三公九卿比起来,不造作,挺另类,有个性,常常自嘲为忠的“保镖”。忠说就凭你班司马的名号,就是一个大大的“保护伞”,哪里是什么小小的保镖!

这天秋高气爽,忠又请班超到田间地头视察,看居民割稻,收麻,摘棉花,挖胡萝卜,阅读百姓脸上的笑意,分享举国丰收的喜悦。蜿蜒的赤水河两岸,阡陌纵横,油绿的白菜,雪白的棉花,黄橙橙的稻穗,沉甸甸的胡麻,一派丰收景象。暖暖的秋阳照在金黄色的胡杨树上,在难得不浑的河水里形成一排迷人的倒影,被水波揉碎了,又复原了,仿佛浣女手中的衣裳。牧羊的老人挥动长长的辫子,在空中甩出一串巨响。一群顽皮的孩童跑来跑去,绕着一株株胡杨打转转,留下无邪的嬉笑。忠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感叹才一年多时间,库里钱也有了,粮也有了,老百姓的肚子也不胀了(情绪好),与龟兹人留下的烂摊子可真是天翻地覆啊!要是没有班司马他还不知道咋当这个疏勒王,也不一定坐得稳。他说感谢的话他说不来,感谢的事情他会做,他要让他的小女儿米夏公主嫁给班超,今天必须定下来,八月十五中秋节成亲。

这事儿已经说了半年多了,班超一直都没同意。他的顾虑很多,年龄,语言、风俗习惯、地域文化差异等等,还有远在洛阳的水莞儿,会不会伤心。汉朝的法律是彻头彻尾的男权至上,名义上是一夫一妻制,但纳妾不在限制之列,就是说男人可以有一群女人,但妻子只有一个,犹如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而皇后只有一个一样。本来年龄不是问题,只是他搪塞的一个借口,洛阳的达官贵人四五十岁娶新娘的比比皆是,忠在几个月前也娶了第三个妻子,在喝喜酒时还把他奚落了一顿:难道司马四十刚出头就不是儿子娃娃了,不敢娶我丫头子?我嘛医生,可以帮你治的。西域的人好像在男女****方面比较开通,不像中原人那样含蓄、隐晦甚至虚伪。要在洛阳,做父亲的是不会拿女儿与人开这种玩笑的,否则就被视为轻浮、浪荡、没有教养。语言确实是一个问题,但米夏天天跟着译长学,有时候还和董健、白狐他们对话,基本能应对自如了。至于风俗习惯、文化差异,当地的大家闺秀,不像中原那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不忌讳和异性见面。王府和汉使府都在盘橐城,大家住在一个院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他与忠又经常互请吃饭喝酒,你影响我,我影响你,潜移默化,就是有多高的界墙也慢慢销蚀了。米夏有一次斟酒时和班超对视在一起,班超很快就将目光移开了,米夏却盯了他良久。这次对视被忠看在眼里,之后忠就提议班超娶了自己的女儿。而米夏自从知道了父亲要她嫁班超,隔三差五就往班超房子里跑,今儿请教问题,明儿送个不大要紧的东西,要他讲愣闯皇宫的故事,讲在鄯善和于阗杀匈奴的故事,讲他的妻子儿女,讲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