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营的第二连连长中尉巴恩斯,在军营中写了大量日记,详细纪录了华勇营在1900年前后的活动情况,他把日记结集,并于1902年在伦敦出版,名为《与中**团在一起的活跃日子》。这本书是研究威海卫华勇营最重要的文献。
按照巴恩斯的记载:
英国人已在卧龙西北山后坡等处,埋上了刻有‘大英租界’字样的界石25块,李希杰等中国官员就近住在界外的东道头村丛家庙,而英国官员则在华勇营的护卫下在相距三英里外的垛山脚下安营。当晚,附近约600名群众来到东道头村向李希杰等人申诉,村民代表江正己宣读了他写好的《请愿书》,痛斥了清廷官吏的卖国行为并恳请其停止划界”。然而,和平请愿没有任何效果。5月5日下午2时30分左右,以彭罗斯为首的15名英国勘界人员刚刚埋完第32块界碑,大约有1500多名愤怒的群众蜂拥而至,他们手持铁锹、锄头、木棒和石头迅速逼近。彭罗斯的头部被石块击中,
3名群众,然后朝华勇营军营方向逃窜,并不时向追赶的群众射击。被激怒了的群众毫不畏惧,继续向前猛冲,双方很快混战到了一起。
彭罗斯中尉的头部和腿部被连刺三刀、击倒在地,华勇营的士兵终于向自己的老乡们开枪了,并拼死从人群中救起了彭罗斯。因为普通百姓不懂隐蔽,很快就成了华勇们的活靶子,19人当场丧生。其中有一人,还是华勇营第四连一名士兵的父亲。面对这悲惨的一幕,该士兵却毫不动摇。即使在他们的英**官自己看来,这名士兵也有足够的理由离开华勇营,但他还是“坚守岗位”,意志坚定地选择了留下。这次流血事件,被称为“威海惨案”。一条巨龙正被人切割。这是1900年-1901年,英国报纸上刊登关于“瓜分中国和平会章程”的漫画。上面声称“所有中国土地既为万国管辖,任由万国通商”。
华勇营士兵对自己的父老乡亲毫不留情的杀戮,获得了他们的英国上级的一致好评,
在外**官的指挥下,让他们去和自己的同胞对抗,他们没有吭一声,没有发出丝毫怨言,所有的人都显示出巨大的热诚
”
对于华勇营在“威海惨案”中的出色表现,英国驻华大使窦纳乐向威海当局发了一封嘉奖电报:向鲍尔中校表示祝贺,为了他的华勇营出色的表现”。山东人民因受到的侵略燃起怒火,他们汇合成更大规模的反洋教、灭洋人的义和团运动,并由山东境内迅速蔓延至京畿地区。1900年6月,北京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被义和团和清军围攻。为了解救围困中的各地洋人,英国驻华海军司令兼八国联军统帅西摩尔中将率八国联军进军北京。然而,西摩尔军队在半路上被清军截击,自身难保,求援的电报接连不断。刚刚有过“靓丽表现”的华勇营,获得了英国的更大信任:华勇营正式被纳入英军建制,换上了陆军部队的军装,称为“第一中**团”—The
ChineseRegiment。这时,英国政府已经把不将该兵团用于租界地以外的任何军事行动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华勇营的中国士兵们从此和八国联军一起,在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里,对自己的祖国人民进行蹂躏和屠杀抢掠。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中**团”士兵(右一)在安装7。4英寸海军炮
天津之战“立功”
根据巴恩斯的记载,华勇营屡有惊人表现。1900年6月21日,陆军上校鲍尔带领从华勇营中精挑细选出的第一批士兵200人,包括192名中国士兵和11名英**官,乘坐英**舰“奥兰多”号前往天津,前去解救被围困在天津的西摩尔联军。抵达天津后,战斗是攻打天津机器局东局。天津机器局东局,人们习惯称之为“东局子”,它是清政府在华北兴办的最大的兵工厂。东局子的地理位置,处在一个炮轰天津租界很有利的位置上,而且它是从大沽开进天津的必经之地,因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联军决定偷袭东局子。6月27日,由俄军率先对东局子偷袭,遭到了扼守在这里的清军和义和团部队的猛烈还击随后,英军的鲍尔上校接到命令,带领华勇营前去增援俄军,结果在路上遭遇到了准备增援东局子弹药库的一支清军骑兵部队和一群义和团团众。巴恩斯写道:顶上呼啸而过的子弹,排枪射击非常有效,命中率很高。非常幸运的是,敌方持有许多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旗帜,这有助于我方准确的选取射击目标。这些士兵们表现得完全像一个老兵,……而且他们的群射技术非常好,枪枪命中目标,冷静得如同在打靶场练习射击时一样。”华勇营的出现,保护了俄军的左翼,并有效地拖延了时间,后来大批联军赶到,结果彻底扭转了战况。东局子失守。东局子的失守,使得大沽通往天津的通道被打开。巴恩斯在日记中激动地炫耀:中**团远征作战次数比任何部队都多。即使不算解决威海卫出现的麻烦,天津之战有我们的份,解救北京有我们的份,以及1900年8月到独流(今天津独流县),这些远征都是我们干的,没有其他军团参加。最后,他们(指华勇营)从南门第一个冲进了天津的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