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情。
1、宋义遣子相齐,真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还是想里通外国,谋害楚国?我们还有楚军的将领不得而知。宋义真的派遣儿子出使齐国了么?此事也没有十足的证据。说白了,就是项羽捏造了一个“里通外国”的莫须有的罪名,名正言顺地处死宋义,夺取兵权。
我们有理由为“卿子将军”平反昭雪,就像我们有理由为“名将岳飞”平反昭雪,我们有理由为“XXX”平反昭雪。
2、作为十足的保皇派、楚怀王的左膀右臂的宋义被处死,使得楚怀王彻底的丧失了军队的领导权,他和项羽的博弈终于以项羽完胜告终,而且君臣之间互相防范、势同水火。
【原文】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译文】项羽已经杀死了卿子冠军宋义,威势震撼楚国,名声闻达于诸侯。派遣当阳君英布、蒲将军统帅士卒二万渡过黄河,救援巨鹿。战争取得了小的胜利,陈馀再次请求添加援兵。项羽于是率领全部兵马渡过黄河,凿沉渡河的船只,打破做饭的炊具,烧毁掉军营房子,带着三天的粮草,用来激励士卒一定要死战到底,没有一点后退的心思。楚军到达巨鹿后立即包围了王离,与秦军主力相遇。多次展开激战,断绝了秦军输送粮草的甬道,大败秦军,斩杀苏角,俘虏王离。秦军将领涉间不肯投降楚军,纵火焚烧自己而死。
【分析】项羽首先派遣英布带领两万兵马援救赵国,主要是试探秦军的强弱与否。结果,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于是,赵国将帅陈馀请求项羽增兵。项羽权衡再三,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立誓和秦国决一死战。终于,烧毁了秦军输送粮食的甬道,打败秦军,斩杀苏角,俘虏王离。
【关于破釜沉舟】
(1)版权属于《孙子兵法·九地》:“焚舟破釜,若驱群羊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2)项羽不爱读书、不爱练剑,要做万人敌,因此就学习了兵法。他的叔叔项梁开始很不理解他,说他好高骛远。可是,本次战斗,项羽活学活用,实现了书本知识与作战实践的完美统一,可以看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读书和练习都是为了改造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坚韧和丰满的。如果读书和练习不过心的话,等于是读死书以及白受累。我们亲爱的项羽果然是天生的将帅,兵法上的文字未必认识几个,但是可以创造出军事天才的战争典范。就像后来的禅宗六组慧能法师,虽然认识的文字也不多,但是可以得到佛法的真谛。
除了真的什么书都不读的人,有可能最有创造力之外,另一种最有创造力的人,就是最会读书,什么书都读,而且对书中观点都能批判吸收的人。倘若最不会读书的人和最会读书的人能怎么样结合到一起,那么闯天下就一定能闯成大事。
(4)其实,真理也好,本事也好,世界也好,都要我们的心里,心是世界的本原所在。我们努力的读书以及练习本领,其实都是解决如何发掘埋藏在心里的金矿和幸福。
(5)破釜沉舟的实施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就是统帅对于战争局势以及军心向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的。如果你是一个空降的司令,不和大家商量就断了大家的归路以及生存的东西,手下人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把你杀死,要么投降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