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就能看出史蒂夫的成功,苹果公司的股价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这进一步证明了史蒂夫在硅谷的实力。皮克斯《玩具总动员2》不菲的票房更是让史蒂夫当仁不让地走进好莱坞一流老板的阵营。
《玩具总动员2》举世震惊:许多评论家和影迷认为,这部续作甚至比他们深爱的第一部还要好。1999年11月,这部电影开始上映,而且刚一上映就反响强烈。上映前5天就拿下了8080万美元的票房,打破了去年皮克斯《虫虫特工队》在感恩节周末创下的票房纪录,它也成为电影史首映周末票房的第四名,排在它前面的只有《星球大战前传:魅影危机》(1.056亿美元)、《侏罗纪公园》(9020万美元)和《独立日》(8500万美元)。这一下把史蒂夫捧上了与乔治·卢卡斯和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并驾齐驱的高度,而且这也并不是侥幸取得的。史蒂夫已经连续推出3部卖座的电影了。他是为数不多的值得信赖的制片人,每年都能大获丰收,引起票房轰动,一部这样的大片就能保证工作室整个夏季或者其他假期的成功。
《玩具总动员》成功以后,好莱坞业界人士并不看好史蒂夫,谨慎地认为他不过是昙花一现。如今,史蒂夫的3部电影都大获成功,好莱坞人不得不承认他在专业性极强的内部圈子里也游刃有余,而且有再创佳绩的能力。一个电影公司的经理评论道:“他历经苦难,终于出人头地了。”硅谷王子摇身成了圣费尔南多谷的新贵,甚至让原来的王子杰弗里·卡森伯格黯然失色。杰弗里梦工厂的动画片完全不是皮克斯的对手,他推出的《埃及王子》(Prince of Egypt)的全美票房收入还没有《玩具总动员2》两周的票房收入多。
10年前,史蒂夫和杰弗里第一次见面时,杰弗里傲慢自大地宣称:“我拥有制作动画的能力,谁也不能抢走。”而且他还威胁说,谁要是想抢走,“就一枪爆了他的头”。但现在,杰弗里再也没法独享这种优势了。史蒂夫无论在票房收入、影界评论、创造性艺术,还是科技运用上,都成了领军人物。
史蒂夫在好莱坞的雄心壮志是什么?1999年,史蒂夫召开皮克斯年度股东大会时,蜻蜓点水般地提了提自己的长期战略,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史蒂夫站上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会堂的讲台,面对的观众形形色色:有从华尔街赶来的股票分析师,也有拖儿带女的小投资者。他们带着自己的小孩,就是希望能提前看一眼皮克斯日后的电影作品。史蒂夫穿着黑色高领毛衣,但即使穿深色服装,也没法遮掩他日益鼓起的肚子。他的胡楂呈灰色,黑色的头发也明显稀疏了。当史蒂夫倾下身子和第一排的人说话时,听众可以瞥见一小块秃顶。在苹果公司召开大会面对数千名听众时,史蒂夫就是菲德尔·卡斯特罗,而在皮克斯的会议面对数百名听众时,史蒂夫就是活生生的传奇人物。
不过,史蒂夫确实抱负远大。他告诉大家,迪士尼就是他的榜样,而迪士尼这个娱乐行业巨擘的核心就是动画电影。世界上一半的音像制品属于迪士尼,史蒂夫说道,而动画片就是其源源不断的动力。动画片对迪士尼主题公园、百老汇音乐剧以及商业产品的成功至关重要,动画片就是迪士尼帝国的引擎,而且获利颇丰。如果一部动画电影票房达到两亿美元,那么再加上其他额外收入,一共可以获得8亿美元的收入,其中利润就有4亿美元。迪士尼的动画电影运作价值100亿美元,甚至更多,史蒂夫说道。这才是他想要的。他想创造另一个拥有惊人规模的“印钞机”,创造另一个迪士尼。他告诉股东:“我们要建造另一个帝国。”
史蒂夫的想法很明显会产生巨大影响,但他几乎没有亲口说出。史蒂夫说的话有弦外之音,但却清楚无误:迪士尼价值100亿美元,而皮克斯长年来都徘徊在20亿美元左右。等到皮克斯成为另一个迪士尼,价值也会达到100亿美元。一旦史蒂夫实现这个目标,皮克斯的股价就会增长4倍,同时皮克斯主题公园、皮克斯零售商店、皮克斯现场表演也会遍地开花。电影只是迈出第一步,只是为即将到来的庞大帝国奠定基础。
对于史蒂夫的一些粉丝来说,这还不够快。上有传言说,皮克斯和苹果公司会与迪士尼合并,史蒂夫会成为迈克尔·艾森纳的继任者。在皮克斯股东会议上,有人就这一传言询问史蒂夫,但史蒂夫对此不予理会。
“没有任何事实可以证明我们将恶意并购迪士尼。”史蒂夫困惑地说道。
这句话差不多是事实。史蒂夫不想接手老迪士尼,而是想让皮克斯成为新迪士尼。
史蒂夫的皮克斯股份仍然是他唯一的收入来源。苹果公司董事会一再要求给予史蒂夫苹果公司的大笔股票,但史蒂夫每次都拒绝了,因此损失了高达10亿美元的账面利润。他仍然以1年1美元的工资在苹果公司工作,并且表示拿这1美元是为了让家人能够符合公司健康保险的标准。他的老朋友说,史蒂夫想借此表明一种态度,自己拯救苹果公司是出于对公司的爱,而不是金钱。
史蒂夫过去就多次做过不领薪水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