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释兜圈子的现象,科学家安排了如下试验:地点是一广场,远处有一大厦,叫来许多人,要他们蒙上双眼,各自正对大厦的正门走去,看谁能走到大门。这应当说并非难事。应试者都竭力使自己走得更直些。很遗憾,事与愿违,一个个大失所望。临近大门时,他们不是偏向左边,就是偏向右边。粗略地观察他们的行进轨迹,可以发现,在他们走过一段距离之后,就呈现两条弧线,或是弯向左,或是弯向右。调查一下向左偏的人,他们都习惯用右手;恰好相反,凡向右偏的人,则是清一色的左撇子。统计结果表明,凡是习惯用右手的人,右手比左手要更发达有力,并因此而影响到右脚比左脚更发达有力,右脚的跨步比起左脚来略微要大些。左撇子的情形与此相反,左脚的跨步要比右脚略大些。
总之,人的双脚跨步不可能绝对相同。积跬步以至千里。左右两脚各跨一步的差距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脚所走过的路程之间的差距会愈来愈大。在月黑风高之夜,在沙漠失途之时,在双目紧闭等种种特定场合,人们步行的轨迹不可能是平行的直线。在短距离内它会是两道弧线。随着弧线的延伸,就出现了两个大小相差无几的同心圆。“鬼倒路”之谜正在于此。要是试验所在的广场够大的话,要是蒙目者无休止地走下去的话,可以料定他们一般会走回出发点的。不信,有兴趣者可以一试。
逻辑分析 “鬼倒路”、“兜圈子”之“谜”的破解,运用的逻辑方法是求同法。人在走路时“兜圈子”肯定是两脚跨步不同,这是“兜圈子”这个概念题中应有之义。具体说就是,向左偏的人其右脚跨步大,向右偏的人其左脚跨步大。为什么会这样呢?比较凡是往左(或右)偏的人,他们有许许多多不同特点,如不同的身材、习惯、性格、心理状态、情绪等等,但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就是都习惯用右(或左)手。由此可知,习惯用右(左)手是右(左)脚跨步大的原因。
26.汇款单
有这样一个幽默故事说:
一天早晨,刘大妈听到有人敲门,接着就是二女儿的声音:“妈,我来接你去我们家住,以后就由我来孝敬您好了。”
话音刚落,大妈还来不及出声,就听到门外三儿子说话:“妈,您老还是先到我家去吧!早饭和房间都给您预备好了。”
“哼!你今天倒有孝心,为什么平常你不多来看看妈?”只听二女儿愤愤不平地说。
三儿子反唇相讥:“难道你来的次数比我多吗?”
“好了,你们就别争了,我是老大,还是应该由我把妈接走。”
“算了吧!”二女儿说。“上回还不是你把妈从你家赶了出来!女儿最孝敬妈妈,今天你们谁也别想从我手里把妈妈夺走。”
刘大妈静静听着外边的吵闹声。心里纳闷:我这个老婆子,以前谁家也不要我,今天怎么都来争着要呢?她想着想着,突然醒悟过来,昨天她收到了在台湾的妹妹寄来的10万元汇款单!刘大妈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这些儿女来抢着要妈,是因为自己收到了妹妹的汇款单啊。
逻辑分析 刘大妈寻找这个原因的过程就运用了求异法:在要妈的场合和不要妈的场合只有汇款单这个情况不同,其他情况都相同。所以,有汇款单是出现要妈这个现象的原因。
理论探讨 求异法说:如果被研究现象在一个场合出现,而在另一个场合不出现,而且这两个场合只有一个情况不同,这个不同情况与被研究对象恒常伴随,那么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便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
求异法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在被比较的两种不同场合只有一个情况不同。这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做到,但在科学实验中却可以做到。因此,求异法在科学研究中常常被采用,对照实验的逻辑基础就是求异法。
27.黄曲霉素致癌实验
为了考察黄曲霉素是否对小白鼠的机体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可以这样来安排实验:把健康的小白鼠分成甲、乙两个对照组,在同样的环境下以相同的饲料分开饲养。在甲组的饲料中掺上黄曲霉素,乙组不掺。数月后,甲组的小白鼠的肝脏出现程度不同的癌变,而乙组的小白鼠无此现象。因此,我们推断小白鼠食用黄曲霉素会引起肝癌。
28.浮浪少年蒙冤记
古时候,京城里发生了一起谋财害命案,在现场发现了一本小册子,上面记载的尽是富家子弟的姓名和他们聚赌嫖娼的事。官府就按照册子上的姓名把人拘捕来,发现全都是行为放荡的青少年,喝酒赌博又都是事实,官府就认为这起谋财害命案是他们作的。其实,那本册子是真凶有意丢下转移视线的。这些青少年屈打成招,还“招认”了埋藏赃物的地点。官府派人去挖,果然都找到了。案子就这样结了,只待处决。
有一个官员对案情很是怀疑,左思右想,忽然想到自己手下的一个留长胡子的人,是个养马的。为什么一审理本案,他就来自己身边伺候?于是他又故意提审了几次“罪犯”,发现那个长胡子的人还是每次都来,而审别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