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小檗胺180毫克。
【用法】上为1日量,分3次口服,每次60毫克。3~4周为1个疗程。
【功效】升高白细胞。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方药解析】实验证明,小檗胺对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降低有明显拮抗作用。在恶性肿瘤放疗、化疗中合并使用小檗胺可保护骨髓,防止白细胞下降。
升白丸
【配方】丹参15克,太子参15克,鸡血藤20克,黄芪30克,熟地黄20克,制黄精12克,山药15克。
【用法】上药制成蜜丸,每丸重7
熟地黄克,日服3丸,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益气补肾,养血活血。主治宫颈癌放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造血系统疾病。血液学特征为骨髓造血功能亢进,红细胞与血溶量增多,血黏度增加,临床表现为皮肤红紫,脾肿大,以及血管及神经性症状,并有出血倾向、腹胀便秘、肢体麻木、头痛、头晕等。
中医辨证以血热实证、血瘀气滞为多。治疗大法主要有:清肝泻火、凉血泄热、活血化瘀,据临床辨证施治。
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真红缓解汤
【配方】卷柏60克,紫草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3个月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
【功效】活血化瘀,清营泄热。主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随症加减】血瘀型加赤芍、川芎、红花、莪术、桃仁;血热型加丹皮、知母、麦冬、茜草、生石膏;中风型加夏枯草、龙胆草、栀子、红花、水蛭9克;如在不发热的情况下,白细胞数>12×10(上标9)/升,加青黛6克;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用药一般在3~6个月才能发挥最高药效,缓解时间最长23年,生存期最长达27年。
【注意】血象降至正常后,每隔1~2月定期复查。继续服药,巩固疗效。
【方药解析】卷柏功能活血化瘀,现代研究有抗肿瘤作用。卷柏剂量宜重,可由60克渐增至80克,未见不良反应。紫草清热解毒,活血凉血,也有抗肿瘤作用。
加减龙胆泻肝汤
【配方】龙胆草15克,山栀9克,黄芩15克,柴胡10克,生地黄15克,泽泻15克,丹皮5克,知母15克,菊花15克,紫草20克。
【用法】每日1剂,煎服2次。
【功效】清肝泻火,凉血泄热。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方药解析】本症进展期多属肝热血滞的实证,方用清肝化滞汤(系龙胆泻肝汤加桃仁、红花、三棱、莪术、藕节、白茅根、青黛等凉血化瘀之剂),青黛(3克)凉血泻火有很好疗效,但使用时应先煎其他药物,去渣后,加入青黛再煎15分钟,效果可靠。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也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属于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特征除紫癜外,尚有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炎、腹痛及肾炎等,也可出现咯血、哮喘、胸膜炎。
在中医学中属于“紫斑”、“衄血”、“瘟毒发斑”、“葡萄疫”等范畴。多因感受外邪,气血失调而致血不循经,离经外溢。临床分型及治疗大法主要为:①外感风热型,治宜疏风清热,凉血解毒。②湿热蕴结型,治宜清热化湿,清解血热。③血热妄行型,治宜凉血泄热,散瘀止血。④阴虚血热型,治宜凉血清热,兼以养阴。
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青紫汤
【配方】青黛3克,紫草4克,乳香6克,白芨9克。
【用法】每日1剂,加水300~500毫升,煎至120~200毫升,分2~3次口服。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宁血。主治过敏性紫癜。
【随症加减】分型辨治:①单纯皮肤型,伴有表证者加金银花、板蓝根、白芷、焦山楂;紫癜量多成片,营热者去乳香,加寒水石、丹皮、水角粉、玄参、生地。②皮肤关节型,加钩藤、木瓜、威灵仙、忍冬藤。③腹型,大便下血鲜红色者,加地榆、黄连、白头翁、赤小豆;大便色黑如柏油样,紫癜色淡者,加伏龙肝、干姜、阿胶珠、黄芪、黄精;腹痛加赤芍、甘草、延胡索、沉香末。④肾型,肾炎血尿者,加大小蓟、白茅根、旱莲、生地、凤尾草、倒扣草。
【方药解析】青黛入肝、胃、肺经,能清热解毒,泻肝胃之火,且能清营止血。紫草亦人血分,清热、凉血、活血,善散血分郁热,多用于斑疹衄血等症。今以此二味为主药,佐以乳香活血行气,白芨清肺胃、止血,李氏认为有缓和止痛作用,对腹型病证的腹痛便血,更具针对性。
朱氏紫癜方
【配方】生地黄12克,水牛角、粉丹皮、甘杞子、旱莲草各10克,生大黄(后下)5克,炙僵蚕5克,生甘草3克。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