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天和道场> 第17章 17、涉及背景的讲课(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17、涉及背景的讲课(中)(2 / 2)

同的祖先分支下来的;而非洲象则是在大约730万年前,更早地从这个族谱中分离出来的。亚洲象,非洲象依旧活跃,猛犸象却在四千多年前,最后从在罗萨国的广袤冰原上消失。

猛犸象在相邻的两块大陆上,灭亡却差了八千多年,原因就是北美猛犸是一万两千多年前烧死的,罗萨国冰原上猛犸象主要是一万年前饿死的,剩下是被人吃掉的。

猛犸象历经冰河期都没有绝种,反而扩散到整个北半球,为何在一万年前饿死?

因为彗星引起的地质变迁,远远不止上诉灾难,撞击后的北美火山不断,大火升起的烟尘和火山灰逐渐遮蔽了整个天空,一直灰沉沉的,这两千多年间,是气候最恶劣的时期,地震不断,火山不停,冰雪是最常见的天气,大地到处被冰封住,这个时期被称为新仙女木时期。

失去了阳光照射,气温又急剧下降,下降到比冰河期更冷的天气,刚刚消融的大地,转眼又被冰雪覆盖。幸存的人类和动物,无序地开始迁徙,没有人知道哪里是活路,大多数人死在迁徙途中。

因为冰雪重新覆盖大地,海平面再次降低,在赤道地区,火山灰并没有完全挡住阳光直射,东方的南海地因为濒临大海,位居赤道,气温温和,加上古大河在这里入海,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是最宜居的地方,很多种族汇聚于此,形成一次文明大融合。

在这两千多年里,因为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渔业、牧业和陶器得到极大发展,当遮盖地球的烟尘慢慢消散,南海地的城邦逐渐扩展到沧海地。当太阳逐渐露出了笑脸,地球又慢慢进入温暖气候,期间海水数度涨落,沧桑就是说沧海桑田之间变化。

天气暖和了,冰雪融化,海面当然上升了,曾经最富裕的三海地人类只能迁往高处,顺大河,大江和珠河往上游迁徙。沿着这三路往上迁徙的人,就是虞夏人的共同祖先了。

刚才所说女娲,是灾难发生后的英雄,他带着幸存人类,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凶猛动物做斗争,为东方人类保留了元气。

而伏羲是天气开始温和,恶劣气候消退,带着三海地人迁往大河上游的统治者,伏羲还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虞夏民族的图腾龙。

这些动物是三海地城邦的各自图腾,因为家园被海淹没,被迫迁徙,伏羲把他们团结在一起,在泰山封禅,组成一个新的民族,避免了纷争,集中力量对抗天然灾害。

因此说伏羲有圣德之德,是虞夏民族的始祖,而我们叫龙的传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