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已经渐渐偏西,这时的考古队在周怀瑾的带领下,沿着东北路线来到了距龙爪岭顶峰还有一百多米的一处土坡。
“嗯,应该就是这里了。”周怀瑾拿着一张画着示意图的稿纸比划着说道。
这里是斜面土坡,没有办法下洛阳铲探查。孙启文只有指挥着队员们按照周怀瑾的指引方向,开始挖掘起来。
在年轻的小伙子的努力下,约莫一个多小时后,只听到“当”的一声。“队长,下面有东西。”挥着铲子的小伙子兴奋的喊道。
“让我过去!”孙启文兴奋的喊道。
他挤开前面几个挖土的队员,来到了前面。拿起小铲开始清理浮土。不一会,浮土后面一座大大的石碑呈现在众人的面前。
只见石壁上阴刻着“地元第九洞天妙地”八个大大的篆字。
“玉面锦袍紫金冠,赤兔画戟威阵前。虎牢关下震寰宇,辕门射戟武名传。奈何缺谋多反复,白门楼上坠黄泉。了断红尘前世梦,轮转永固地元关。……”站在孙启文身后的周怀瑾看着石碑上的文字喃喃念道。
“吕布,这是是吕布的墓!?”孙启文既兴奋又疑惑的自问到。“可是,这又不像是墓碑铭文,上面抬头的“地元第九洞天妙地”又是什么意思?真是奇怪。”
“小龙,你怎么看?”孙启文转头看着周怀瑾问道。
“真是奇哉怪也,历史上吕布败于曹操,死于徐州下邳,但史书中并没有交代吕布最终葬于何处。如今传河南焦作修武有吕布墓。但焦作与这里都远离徐州,为什么被杀头的将军,会被运到这么远的地方安葬,真是怪了。再说,洞天妙地一般都是道家说法,这吕布什么时候和道家扯上关系了?难道这里不是墓葬而是道家修炼之所?看来这块石碑应该不是墓碑,而是一块封门石碑。”周怀瑾也是一脑门子的雾水,连声称怪。
除了开头的几句诗词外,石碑上后面的字很多都已腐蚀不可辨认,很难猜测内容。
既然不好猜度,孙启文都也是干脆,直接下令,让所有队员们直接把石碑整体的清理出来,准备移开石碑进入后面的洞穴中一探究竟。
石碑不是很大,长宽近三米左右,很快就被大家把表面清理出来,这时候考古队遇到了一个大难题,这座石碑很厚实,可见的部分就有一、两尺,还有一部分镶嵌在洞穴中,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塞子,斜斜的塞住了洞口。
“小龙,这怎么办?”孙启文这时也没了主意,看着周怀瑾问道。
周怀瑾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石碑摇了摇头。
看着周怀瑾也没了主意,孙启文也只能作罢。向着大家挥挥手说道:“大家先休息吧,看来只有明天到山下去调集一些开山的设备了。”
考古队员们只有将现场清理干净后,开始在附近搭建起临时的帐篷休息起来。安保队长杨斌带着两个战士被孙启文安排下山去调集设备去了。
天色渐黑,经过一天的劳碌,大家在吃过晚饭后,都纷纷钻进帐篷中休息去了。
这时的周怀瑾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他走到石碑前缓缓的踱起步来。能布置这样风水局,那这封门石碑应该就不会是死的,应该可以打开,可是该怎么打开呢?周怀瑾在心中不停的盘算着。
这时如幕天穹上繁星点点,遥远的北方大熊星座熠熠生辉。遥望星空的周怀瑾这时心中一亮。“有了,试试这个办法。”周怀瑾这时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主意。
想到这里周怀瑾快步返回自己的帐篷,摸出了两瓶矿泉水后,又一路小跑来到石碑前。
这时心中有事的孙启文也睡不着,撩开帐篷出来散步。正好看见周怀瑾向着石碑快步跑去。“咦,这小子有办法了吗?”孙启文也快速的走了过去。
这时的周怀瑾正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手中拿着硬毛刷子和软毛刷子交替清理着石碑上的积土,不大一会工夫就就是在石碑的左上角处清理出一片干净的石壁。见石壁干净后,周怀瑾向着石碑上慢慢地撒起水来。饮饱水后的米色花岗岩,在星光照耀下,渐渐变成了黑色。
“小龙,你这是在干嘛?”孙启文有些不解的问道。
周怀瑾并没有回答孙启文的问题,而是从口袋中掏出一只狼眼手电,仔细的观察起淋水后的石碑。
“有了!”不大一会,周怀瑾带着喜悦之情的低低喊道。
“什么有了?小龙,你发现了什么?”孙启文很是不解,这大半夜的,在石头上浇水,就能把石头浇化了不成?但孙启文还是抱着怀疑的想法也站到了大石头上。
“孙叔叔,您看这里。”周怀瑾指了指石碑上一处。
“咦,这里好像有一个一尺见方的白色方框。”说着,孙启文拿着指甲在白框上扣了扣,又拿指肚搓了搓。呆呆的想了约半分钟,迷茫的眼光渐渐的变得兴奋起来,低低的向着周怀瑾喊道:“小龙,这好像是糯米汁,那就说明打开这里就能开启石碑。小龙,你是怎么知道的?”
“呵呵,孙叔叔,这是我瞎蒙的。”摸着鼻子的周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