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长歌长戈> 第3章 楔子:地元妙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楔子:地元妙地(2 / 3)

瑾嘻嘻的笑了起来。

眼见有了事情有了转机,两人也都放松下来,开起了玩笑,听到周怀瑾的调侃,孙启文也是嘴中嘟囔着臭小子,举拳便作势要打周怀瑾的胳膊。

“哎,我说我说,”见孙启文举手欲打,周怀瑾赶忙投降道:“孙叔叔,其实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风水和道家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我就按方位推测。这里是山地,那么在先天八卦图中,艮卦为山,艮在四象中为太阴,两仪中为阴爻。道家讲究的阴阳相济,那么就应该在两仪阳爻和四象太阳中寻找答案,这样就剩兑卦和乾卦,乾卦为天,应该不是它。那么就剩下兑卦,兑卦对应东南方,意为泽。原本我想的是,山土遇水为泽,所以在石碑的这里淋上一些水试试喽,没想到还真能找到线索。现在想想也是,这里为东南方,不正好对应了兑卦吗。嘿嘿!”

“哈哈,好本事啊,我马上给杨斌打电话,让他们在山下多买点醋回来,明天我们就可以揭开谜底啦!”孙启文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说着孙启文给山下的杨斌打起了电话,边说边用记号笔把石碑上的白色方框做上了记号。

翌日,临近中午时分,石碑上用于粘合石块的糯米汁终于在米醋的浸泡下土崩瓦解。当周怀瑾用细细的钢丝将糯米汁掏空后,那块一尺见方的石块自动的向后滑下,这时只听到“咔”的一声,发出了石块撞击的声音。

当发出石块撞击声后,周怀瑾突然感到脚下的土地微微颤动起来。“大家快向后退!”周怀瑾赶忙的将围在石碑前队员们向后驱赶。这时只见那十多平米的大石碑摇晃起来,石碑与山体交接处小石块、小土块纷纷掉落。就在大家刚刚退后几步时,只听轰然一声巨响,那块巨大的花岗岩石碑向山体内部重重的砸了下去,一时间尘土飞扬,山体上落石滚滚,众人骇然急退。

稍息,当尘埃落定后,原来石碑的位置处赫然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而原来的石碑正好躺着洞口后面,想来是洞口后挖了一个与石碑大小相仿的坑,好让石碑开启后,落入坑中。

周怀瑾与孙启文领头走到洞穴前站了一会,感觉到与平常开启墓葬时散发出腐朽气息不同的是,这个洞穴中吹出来的丝丝凉风中并没有那种腐败的气味,只是感到有些阴冷而已。看来这个洞穴并不是密闭的。孙启文开口说道:“好像没什么问题,进去看看?”

“好”周怀瑾正了正背包,打开狼眼手电,踩着石碑向洞中走去。孙启文让张若愚带着一部分队员在外接应,自己带着几个队员随着周怀瑾走了进去。

洞穴还算比较宽敞,两人并行也不显得局促。当一行八九人蜿蜒前行了一百多米时,周怀瑾感觉到聚焦的灯光好像一下扩散开去,于是下意识的一把拉住孙启文的胳膊喊道:“等等!大家停下!”

原来这条洞穴通道已然走到了尽头,就在两三步之外是一个黑漆漆的空间。通道的尽头突然陷落下去,像是一个张开巨口准备噬人的悬崖。

“我去看看,你们小心点。”周怀瑾缓缓的向前两步慢慢的探出身去。

“小龙,小心点。”孙启文有些不安的说道。

周怀瑾打了放心的手势后,便仔细观察洞口的地形来。

不过几分钟后,周怀瑾的身影突然从漆黑的洞口中消失了。

“小龙,小龙”这下可把一直盯着看的孙启文吓坏了,一下窜到洞口处大声的喊了起来。

“孙叔叔,我没事,你们等我一会,马上就好!”这时周怀瑾的声音从洞口的下发传了上来,伴随着声音的还有周怀瑾的手电光柱在洞口扫了扫。

孙启文可不敢把周怀瑾一人丢在下面,赶忙的观察洞口的状况起来。从洞口看将开去,前面是一个看不太仔细的巨大地宫,洞穴通道到这里戛然而止,洞口就开在这个巨大地宫的山壁上,就像这个巨大地宫墙上的一扇窗户。洞口在山壁上向前伸出约近两米米多的平台,而平台两侧是沿山壁凿刻的石阶,直通地宫底部。从平台向下看去,在十多米深的地方隐隐泛着灰色的光泽,像是地面上铺着类似石砖之类的东西。

就当孙启文准备沿着沿壁的石阶下去的时候,突然在不远处亮起了一簇火光。这簇火光就像开启光明的钥匙,只见一条细细的火线沿着山壁向前窜去,每隔十米左右以此点亮一盏火苗。就在大家适应黑暗中突然发出的光亮的时,地宫的周围山壁上已然点亮了三十余只油灯,而空气中也散发出淡淡的松脂味道。而这时的周怀瑾正拿着打火机站在石阶下的一盏油灯旁,直盯盯的看着这个在火光中渐渐展露出令人惊叹的雄姿。

这是一个长宽约七八十米,高度差不多有三十多米的巨大方形地宫。其下一块块三米见方的巨大青石板铺满了整个地面。

“小龙,快点上来!”孙启文急促的喊道。当周怀瑾重新站到通道出口平台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太不可思议了。

只见整个地宫广场的中央由黑白两色的石板组成了一个直径约二十米左右的太极图案,两口青铜棺椁竟然是竖直的分别立在两个阴阳眼处。太极图周边站列着一座座石质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