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研制出火器,赵昀兴奋之下,赐名突火枪,同时调拨三百万两白银至利州,在铁禁的查探下,一支由朝廷所研制的火枪秘密的送至利州,在炼器坊众匠的测试下,这支突火枪的性能与金兵的火枪几乎一致,与利州的火枪相比,不管是从射程上,威力上都和利州相差甚远,而且它的寿命与金火枪大致相同,射击几十发之后枪管就要更换,否则报废炸膛。
即便如此,突火枪仍旧受到赵昀和其他官员的推崇,虽然枪管问题难以解决,平均三十发之后突火枪就要返回尚坊(皇家炼器坊)进行改造,但架不住赵昀有钱,突火枪也很快开始装备起来。
在忠武军扩军后,一切似乎都已走上正轨,朝廷正大力制造突火枪,史弥远和史平斋两系势力不断交锋,而孙家在上次与史弥远完成合作后,像是不参与史弥远的事情一般,任由史弥远和史平斋相斗,史弥远起初占据上风,但之前潼川府路的知州等人是他的亲信,在史平斋对潼川府路的官员进行清洗之后。
史弥远对潼川府路的掌控力慢慢失去,而在许炜的授意下,王朔和公孙昭相互配合,不断打压史弥远在陵州路的残存势力。陵州路的五万兵力本来就是中立派,虽然王朔在陵州路只有一万多步兵,但他后面有许炜做靠山,陵州路的统将也不敢轻易的罪王朔和公孙昭,因此史弥远也慢慢失去了对陵州路的掌控力。
其势力也渐渐向江南两路和两浙路退缩,但这四路紧邻临安,派系错综复杂,史弥远要想加大力度插手这四州之地,他可以得罪一两个派系,但却不敢统一得罪,因此其势力慢慢与史平斋相均衡,二人的交锋也愈发激烈。
赵昀似乎对朝堂上的斗争视而不见,好像更为关心起后宫和尚坊这两个地方。南宋的朝局除了二史的斗争外,其他都很平静。
金国在金哀宗完颜守绪的推动下,完颜合达和完颜天翼以及枢密使赤盏合对金国的军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耗费大量财力所制造的被完颜守绪命名为轰火枪也在不断的装备在金国的精兵之中。
窝阔台则不断消化之前从金国手中夺来的二京之地,秣马厉兵,磨刀霍霍,一种淡淡的火药味一直在山海关处弥漫。
在这样看似平静的局面下,时间过去了两年,这两年内,廖家利州为中心向南宋所辐射的生意越来越大,在商会发展的过程中,受益最大的无异于是廖家和许炜,其次就是利州百姓,整个商会将利州和附近几个州的经济发展不断促进,现在的利州的经济水平是仅次于临安城。在这两年中,许炜在利州联合商会那一成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全部用廖家商队的名义去购买了粮食,战马,铁矿等战时必备物资。其余廖家的资助则是用来发展利州和忠武军。
忠武军十八万大军已经彻底完成了磨合,所有火器都已配备完成,平虏炮在这两年内也没停下生存,战力水平愈发强盛,迄今为止,忠武军所配备的平虏炮已经有二百门之数,除去关隘上所必要的装备,剩余平虏炮则有董战的重甲旅看管,在战时才会分配到各军,现在唯一所缺的就是战争的检验,南宋尚坊在赵昀不遗余力的支持下,产出八万突火枪已经全部装备给广南西路孙非的二十万大军。
而史弥远和史平斋在这两年的交锋中,史弥远稍微落后,虽然他是两朝宰相,但在许炜异军突起后,史弥远的势力渐渐龟缩,而史平斋身后还有赵昀的支持,落败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