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烁道:“为兄当时已委他以军师之职了。吾弟所说的多几个人出谋划策。汝意下拟找哪几个人。”
李响见赵烁答应了。心中大喜。于是。兄弟二人计议一番。赵烁又再三叮咛道:“也不知这苗训说的是真是假。灵也不灵。咱们也是以防万一朝廷生变的权宜之计。切莫张扬。倘若外泄。让朝廷知晓。那可是个大罪呢。”
李响道:“大哥放心。咱们召的都是您的心腹兄弟。岂有外泄之理。”
次日。李响先后派人悄悄地召集了王审琦。石守信。苗训。连彭寿。李勇等“十兄弟”和陶三春。曾秀英等一班女将。刚好在晋州來京的郭进也凑上了,那赵普因为此前在滁州照顾患病的赵弘殷,跟随护送他回京,每日都在赵府走动,赵烁见他办事细心,也懂得医术,就把他留在府中照看老父。后來赵弘殷病故。他也依旧留在府中。如今朝廷有事。也就都一齐召集到太傅府内衙密室共商。李响也就令苗训把他预卜到皇上病危。阳寿将尽的话。对众人说了一遍。
接着。李响又说:“太傅嘱咐各位。此事先向大家通通风。有个准备。为的是恐防一但皇上驾崩。朝中有不逞之徒。趁着皇上病危或是驾崩的机会。乘机作乱。但尔等切莫轻易向外人说出。以免引起人心不安……”
李响召集了众人到太傅府。令苗训把皇上病危。阳寿将尽的话。与众人说了一遍。接着,又吩咐众人:这话不可向外泄露。谨防有人乘机兴风作浪。扰乱人心。万一皇上宾天。各人更要百倍警惕。坚守岗位。不可擅自离营。随时听候太傅命令……
一时间。众人七嘴八舌,有说:“皇帝要死就死呗,咱们管得着吗?反正咱们都是当兵吃粮的……”
也有说的是:“这京城里十万禁军都在咱们太傅手里攥着。这宫里宫外都是咱们太傅管着的,天塌下來有咱们太傅顶着。行!太傅说什么咱们听着就是啦.”
那彭寿说:“这皇上死得也太不是时候的,儿子还哪么一点儿大,能管得了朝廷大事吗,干脆让咱们太傅去当这皇帝算了……”
苗训忙说道:“彭将军。你这话儿在咱们几个人里面说说倒也罢了,要是让旁人听了,哪可是个大逆不道的罪,不得了的……”
陶三春道:“你这牛鼻子道士知道个屁!彭寿说的有啥不对?让咱太傅当皇帝有啥不好?有甚么大逆小逆的……”
赵普听了,大吃一惊,觉得这群小将实在忒无法无天,连这样的话都敢说,忙插话道:“军师说的有理,咱们这儿可是皇城辖内,天子脚下,你们说这等话,一但传将出去,可是滔天大罪,株连九族的,万万不可妄说……”
郭进听了,勃然大怒,戟指向着赵普说:“你知道啥叫皇城?这皇城还是太傅领着咱们兄弟杀了石重贵打回來的。太祖皇帝还是跟着咱们屁股后面进城的,从太祖皇帝立了大周的广顺元年起。这班兄弟们就进了皇城,显德元年他们还编进了禁军,算起來他们在皇城足足待了九年。你在滁州刚來的是吧?你在皇城待了几天?在这皇城里有你说话的地方吗……”
那李勇见赵普说三道四,早就忍耐不住了,也说: “姓赵的,你不过在滁州当了个军事判官罢了,这里是皇城,是你说话的地方吗……”
李响见他们越说越不靠谱,便发话道:“好了好了!别扯远了,刚才我和军师说的话,你们都得记着,哪可都是太傅说要告诉你们的,你们可得记牢了.”
听得是太傅说的,众人都无话可说。就是赵李响。他的供奉官的官位虽小。但他是太傅的亲弟。赵家的二爷。谁都得让他三分。这苗训。大家都是老相识。十多年前就给王审琦。石守信算过命的。年前也是他到朱仙镇把大伙带出來救大公子的。如今又是军师。他说话众人也都受得了,可你这个赵普算个什么东西?于是众人都把这股气发泄到他身上去了。
赵普不知道太傅手下这群将领竟是如此张狂放肆。说起话來不知天高地厚,肆无忌惮,更令赵普恼火的是大家同在一处议事,他们倚仗人多势众,竟然对自己指手点脚,当面训斥,好不窝火,待他们散去时,对李响道:“太傅属下这群将佐如此狂妄粗野。目无王法。打起仗來如何指挥得了。”
李响笑道:“判官有所不知。这班人虽粗鲁,但却是极听大哥调度。大哥说话,无有不听的,打起仗來不顾生死,舍命向前。而且当年曾奔驰千里到野狼谷诛妖道,败辽兵,把大哥救了下來,但就是性格鲁直。说话不知分寸。听说当年曾经向大哥高呼万岁。被韩通奏到皇上哪里。谁知反倒被皇上训了一顿。说他多管闲事呢。”
赵普听了。呆了半天。开口不得。连皇帝都纵容。谁还管得了。
原來这赵普乃衙吏出身。极懂得察言观色,迎上合下,虽然读书不多。但肚子里却极有主意。看到赵烁天性孝顺,故在杜夫人面前更是毕恭毕敬。关照赵弘殷治病也是无微不至,逗得杜夫人满心欢喜。屡在赵烁面前说赵普诸般好话。并再三叮嘱赵烁道:“这位赵先生见多识广。品性善良。为人忠诚厚道。是个难得的人才。我儿应好好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