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平定五路乱兵。则中原收复三分天下有其二。霸业可成矣。”
赵烁言道:“众人之言。唯有五弟之言颇具远见。传令摆帐中军。老夫要点将排兵。”
赵烁在镇州点兵三万。以王越为先锋官先讨刑州。
刑州太守赵太闻赵烁出兵城下。在城上打号炮三声。亲自出城迎战。先锋官王越手提双锤不问姓名便催马出战。赵太挥大刀相迎。王越两个回合便将赵太打落马下。
刑州将士见王越勇猛无比。无人敢与之交锋。便献城归降。赵烁率兵进驻刑州。犒赏三军。飞章告捷。
庄宗李存勖温的赵烁首战告捷。传诏重赏三万将士。并急令出兵魏州。赵烁得庄宗急诏。又率大军南下魏州。
博州刺史翟建率五千援兵在魏州城内会合赵在礼。未过一日。赵烁三万大军会集魏州城下。赵在礼、翟建二人來至城垛之上。见赵烁命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射手压阵在左右。排兵有序。列队成阵。
赵在礼心中暗暗佩服。对翟建言道:“当年朝堂左徒威震寰宇。今见其阵。果然名不虚传。”
翟建言道:“观其布兵。只恐你我非是赵烁的对手。”
赵在礼言道:“兄台所言极是。我已有献城谢罪之意。”翟建也自知难以抵挡赵烁。赞成赵在礼谢罪献降之策。
只见魏州城们大开。赵在礼与翟建只率侍卫数人由城中而出。赵在礼喊道:“上柱国可否出阵一叙。”赵烁催马而出。在阵前答道:“汝乃何人。有何话叙谈。”
赵在礼对赵烁抱拳言道:“末将魏州太守赵在礼。请上柱国恕我有硬甲在身不便下拜。”
赵烁言道:“赵将军既知我大军已到。为何只领数骑。而不列阵。”
赵在礼答道:“末将有归降之心。不知将军肯容否。”
赵烁言道:“尔等既然有心造反。为何又不战而降。”
赵在礼答道:“我等造反。皆因宫中伶官倡优当权。残害忠良。滥杀无辜。只恐日后我等皆变为伶官手下的冤死之囚。”
赵烁言道:“伶官当权。倡优乱政。我亦愤慨。当不可亵渎皇纲肆意而反。倘若赵将军愿请罪归降。本帅念事出有因。自当奏明天子。赦免尔等罪名。”
翟建对赵在礼言道:“赵烁在朝中素有威名。言而有信。我看可降。”二人一拍即合。遂下马请降。赵烁大喜。下马将二人扶起。令大军驻扎魏州城外。仅率五百亲兵入城。
话说这一夜。赵在礼在帅府宴请李从荣、王越等众将。忽然从帅府外跑來一人。正是督粮牙将郭威。郭威所以來此。是奉命往洛阳押领庄宗赏赐三军的封赏。王越一见郭无为问道:“郭将军莫非押回了圣上犒劳三军的赏赐。”
郭无为面带无奈。坐到椅子上言道:“诸位将军有所不知。圣上与景进等人往汴州围猎。用了我等的饷银。今夜只是空手而归。”
“啪。”王越拍岸而起。怒道:“昏君。早知今日何不共同犯了这狗皇帝。”
“我等愿反。”郭无为、李从荣、赵在礼纷纷响应。唯有李响劝道:“诸位将军。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我也欲反。只是上柱国不下令。我等纵有铁骨铮铮又能奈何。”
赵在礼问道:“不知李参军有何高见。我等洗耳恭听。”
李响言道:“仅凭我等三寸之舌。上柱国焉能听信。昔日玄宗李隆基出逃马嵬坡。六军哗变。迫其降旨正法杨贵妃。我等何不连夜煽动三万将士哗变。迫使上柱国起兵造反。”众人闻听此言纷纷赞许。商议一番便各自领兵去了。
待到三更天时。赵烁尚在睡梦之中。忽然王越冲进寝帐摇醒赵烁。赵烁问道:“三弟何事惊慌。”
王越惊呼:“大事不好。军中生变。”赵烁赶忙起身穿衣披甲。霎时间窗外灯火通明。赵烁在阁楼之上俯视窗外。只见由城门洞外士卒源源不断涌入城内。片刻之间已将赵烁所居府第围的水泄不通。
这正是:睡梦中惊雷咋响。惊世人朝堂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