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玄字幼度,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谢裒(pou)之孙,谢奕之子,谢安之侄。
太元二年,前秦袭扰,圣上召善战之将。谢玄得其叔辈谢安举荐,被封为建武将军、兖
(yan)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得令,谢玄广招骁勇之士组建精锐部队。
这天,一身甲装的谢玄带着几名近卫来到募武场。这里是他专门为招募骁勇之士而设的,只是招募的大多数都是有勇无谋或谋略有余武不能服众之辈。想到这,谢玄内心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前秦来势凶猛,可现在将才实在稀缺啊。
“好!……”忽然不远处传来一片叫好之声。谢玄皱了皱眉头,募武场的这种情况他每天都会碰到好几次。但大部分只是武艺较高的莽夫罢了,可造之才寥寥无几。不过,心中怀着一丝期望,谢玄还是走了过去。
只见一群臂膀赤裸,皮肤黝黑,体壮如牛的军士围在一起。人场中央,一名手持长弓的白衣少年正盯着百步之外的一个箭垛。谢玄看了一眼有些稚嫩之气的少年心里隐隐有些失望,年纪不大,身体又不够魁梧,又是一个无知的热血小儿。有什么用?
想到这,谢玄便准备离开。却忽然感到一股凛冽的气势。谢玄不由脚步一顿,回头看去:
此刻的白衣少年浑身上下突然多了一种冷血萧瑟之意。一片落叶突然从视线里飘过,白衣少年却丝毫不在意,握弓,抽箭,引弦,弓满,射!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般地随意。此刻那片落叶刚刚从视线中飘过,箭已正中红心!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喝喜之声。
谢玄目光微微一凝,看向犹在摇晃不已的箭垛,的确正中红心。百步穿杨!谢玄心中想到:没有上万次甚至数十万次的苦练,箭技是达不到这种程度的。正思索着,耳边又忽然响起叫好声。
谢玄闻声望去,那白衣少年赤手空拳跟三五个皮肤黝黑的彪形大汉演练拳脚功夫。少年看起来有些瘦弱,但拳脚很重,身体也非常灵活。不出片刻,几个大汉就倒了一地。谢玄眼中露出一分赞赏之意。
一会后,少年又手持一杆长枪现在武场中央。对面是五个手持军制长刀的军汉。不过,少年一根长枪绽放出朵朵枪花,防御地水滴不漏,攻击也十分刁钻犀利,看得出来并未全力以赴。一旁的考核官员心里则有些惊讶:这些军汉可都是老手,懂得战阵配合。别看只有五人,可抵得上二十个新兵蛋子。看到少年还有余力,考核官员一挥手,又上去了五个军汉。这下白衣少年足足要以一抵十!
形势立马发生了变化。刘道坚感觉到了压力,不复之前的从容随意。对方增加了一倍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自己只有防御之力了。这样下去,败只是早晚的事罢了。若是再给自己几年时间,人数就算再多一倍也不是自己的对手。但现在自己还是年纪小,终究是弱了些。
看到这里,谢玄知道快到这少年的极限了。挥了挥手让武场上的军汉退下。然后走了过去。这些军汉知道谢玄的身份,恭敬地行过礼然后退下。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谢玄走上前去问道。
刘道坚把那些军汉的反应看在眼里。眼前的这个将军气势不凡,浑身上下隐隐透露出一股铁血之意。这种感觉自己只在祖父身上见过。唯有经历多了尸海血海之人才会有。于是行了一礼恭敬地回道:“在下刘劳之,字道坚。彭城人士。”
接下来谢玄又问了几个问题,白衣少年都淡定自若地一一对答。其中不乏涉及到了一些兵法战略。
半天过后,谢玄眼中露出几分喜意。经过简单地试探,他感觉这少年对于兵法战略也有所精通。虽然还有些稚嫩,但不得不说对方有着将才之质。今天不虚此行啊!谢玄想到这哈哈大笑道:“刘道坚听命!”
经过一番对答后,白衣少年已心有所感,此刻毫不迟疑地单膝跪地道:“属下听令!”
“今前秦来袭,侵我国土,犯我边境,伤我百姓,吾奉圣上之令筹军抗敌。今命你为参军,领兵一千,当好生操练,他日战时,汝为前锋,切不可怠慢!”谢玄一身戎衣甲胄面色严肃的说道。
“诺!”白衣少年心中一喜,赶紧回道。同时忍不住心想: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战事将近,我若是前锋,虽然危险但立战功的机会也会有很多。紫云,等着我,我很快就会去迎接你。
天下风云变幻,大势莫测,战事来临地比预期快地多。一场场大大小小的战役瞬间爆发开来……………
“报………!”远处传来探子的声音,接着不太宽敞的小道上便出现了一匹狂奔的战马,到了近前,探子直接从马上滚了下来,连跑带爬地朝这边赶来。
嗯?众将士最前方的一位白衣将领眉头一皱,喝到:“何事如此惊慌?”这白衣将领正是刘道坚,之前白玉般的面容已经完全变成了麦色。整个人浑身散发出一股血煞之气,犹如择人而食的猛虎。
士兵被将领的气势一压,有些说不出话来。不过也因此平静了许多,不再惊慌。赶紧低头回禀道:“报,前方突然出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