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1900武夫当国> 第三十一章 同袍同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 同袍同泽(1 / 2)

“砰砰砰”

战壕里的枪声响成了爆豆,几乎所有枪支都在喷射着复仇的火焰,武备学堂步兵科的学员自发的成为基础军官,毫不客气的从甘军将弁、义和团大师兄手里夺走了指挥权。

“压低身子,从沙包缝里开枪!”

“脸朝前看,别闭眼???你这枪不行,用新式洋枪打!”

“闭左眼睁右眼,把照门、准星和洋鬼子的脑袋连成一条线,对,看准了再打!”

胖厨子周师傅的死,令守卫第一道战壕的学生军、团民、甘军同仇敌忾,“为周师傅报仇”的喊声成了彼此之间的黏合剂,彼此看不顺眼的同盟军现在成了生死与共的战友。

同袍同志,同生同死!

战场上,人与人的之间的情绪非常容易互相感染,复仇的火焰将心底的恐惧烧的干干净净,甘军士兵很自然的丢下老式的前膛枪,拿起刚刚配发的曼利夏五子快枪,按照学生军的指导,脸朝前三点一线瞄准射击。

整个阵地上,“为周师傅报仇”的喊声此起彼伏,每一声呐喊都会激起士兵们激烈的回响。很多人甚至压根就不知道周师傅是谁,但是同样能被这种悲壮的情绪感染的心脏狂跳血脉贲张。

月牙形内凹战壕的两个顶点,作为遮蔽物的帆布被揭开,露出十管格林炮蜂窝般的枪口。

副射手压进圆盘形的弹夹,射手摇动手柄,随着枪口的旋转,格林炮发出特有的“吞吞吞”的闷响。

一串串子弹如同地狱恶魔的镰刀,收割着廉价的生命,十一毫米的子弹实在是太狠了,打在人身上就是前胸一个茶杯口大的窟窿,后背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比碗口还大,很多洋兵甚至被一串子弹直接切成两截,内脏流了满地。

“我咋没想到呢!”杨一鸣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他惊喜的发现,从正前方望去,联军的散兵线比较疏松,机枪难以发挥密集火力的优势。

但是,如果从倾斜的角度来看,洋兵的队形就变得紧密多了,而月牙形顶点上的两门格林炮,又可以形成交叉火力,再次加强了打击力度。格林炮的子弹就像是带着火焰的鞭子,所到之处就有成群的人被拦腰截断。

六门格林炮和数百条步枪在三百米的宽大正面上,形成了三道交叉的火网,如同蹩脚的理发师,将联军整齐的队形剃成了千疮百孔的癞痢头。

周师傅的死,成了点燃守军战斗意志的导火索,悲愤的情绪在守军中相互感染,“为周师傅报仇”几乎成了一句咒语,只要有人大喊一声,就会自然的激起所有人的血性。

守军的伤亡也在不断攀升,团民、甘军往往杀的兴起,就会将战术要点忘得干干净净,站直了身子端着步枪射击。往往就是这么一瞬间,从联军的阵列就会有一发极为刁钻的子弹,重重的将他们打倒在地,夺去他们年轻的生命!

“咚咚咚!”

联军的火炮开始再次发射,精准的炮弹落入战壕中,虽然没有造成太多的人员伤亡,却将格林炮一门门的摧毁。没有钢筋水泥构筑的机枪堡的保护,只有简陋的沙包掩体,笨重的格林炮在敌军火炮的打击下显得脆弱不堪。守军明明听到敌军炮弹的呼啸声,却无法移动这些重达数百斤的铁疙瘩。

六门格林炮被联军的一轮炮火打掉了四门,两门硕果仅存的“飞雷炮”也被炸上了天,守军的火力明显的减弱。高昂的士气无法弥补训练的不足,甘军、团民泼风般的弹雨,却几乎连洋兵的毫毛都没伤着,只有学生军零星的枪声,能给联军的队列造成一些伤亡。

甘军、团民恼恨的用拳头砸着战壕的土墙,对面就是洋兵,大白脸绿眼睛就在前面,简直就像是活靶子,可偏偏就是打不着,子弹出了枪膛就不知道飞到何处去了!一个个恼的拿头撞墙,可却又无可奈何,团民、甘军是在头一天刚刚学会拉枪栓、压子弹,枪法这个东西只有用成百上千发子弹来喂,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捷径!

对面的西摩尔和其他联军将领,已经惊呆了,他们从来没看过清军如此的疯狂,一群人从战壕里伸出脑袋射击,被联军的狙击手打倒,另外一排人又是同样的站起来开枪???前赴后继,义无反顾!

天啊,这真是记忆中那支听见枪声就尿裤子的鞑靼人军队吗?

联军将领发疯般的催促士兵继续进攻,守军的火力越凶猛,联军将领就越是恐惧,再打下去,联军的弹药将消耗殆尽,这次如果不能突破守军的防御阵地,联军将没有能力再组织一次同样规模的反扑。

联军在军官的手枪、指挥刀和斥骂声中,壮着胆子继续攻击,慢慢的出了站台,然后在刺耳的军号的指挥下,平端着刺刀发疯般的狂奔,迅速的拉近攻守双方的距离。

西摩尔和联军将领们都相信,只要双方白刃相加,负隅顽抗的清军就会溃散,这一幕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以及甲午战争中一再的重演!双方远距离对射的时候,清军往往还有坚守阵地的勇气,但是只要发起短兵相接的肉搏,清军的战斗意志就会瞬间崩溃,然后由一点变为全线的的大溃逃!

冲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