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长歌> 第十七章 这夜,射箭的少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这夜,射箭的少年(2 / 3)

说过,你我师徒不是外人,先生想到什么便说什么,无须有任何顾虑”。

黄常青吞一口口水,抬起臂膀小心擦拭一翻额头冒出地冷汗,咬咬牙,“心狠手辣,方能一举定下乾坤。这一趟二殿下班师回朝,可寻个由头将他留在京都。老臣前些时日拜访王府时得知,京城禁军统帅王贤之正欲告老。太子可施上一计,禀陛下让二殿下接下此任。老臣以为,凭二殿下军中威望,若接替此职,应当难度不大。到时候不止能防止二殿下的军功簿日益趋厚,又可顺水推舟卖个人情,一举两得”。

少年沉默起来,半响后抬起头苦笑摇头,叹道:“先生,归根结底,你是担心军方作怪”。

黄常青毫不犹豫的点点头,郑重道:“老臣正是有此顾虑,否则也不会出此下策”。

少年瞥他一眼,笑道:“先生可知晓如今宁波城由谁掌军”。

黄常青不明所以太子为何突然从那头说到这一茬,疑惑道:“自然是孔力武将军驻扎那处”。

少年点点头,眯起眼轻声道:“那你可知道我母后原本姓甚?”。

黄常青愣了愣,接下叹息一声,眼神黯谈下来。他自然也是知道太仪皇后是姓孔的,更知道孔力武便是太仪皇后的胞弟,一念至此,他便以为太子是依仗孔将军位于军中地超然地位。只是,他在朝堂上混迹了这么多年,即使是没与军部有过多接触,但是没吃过猪肉也是见过猪跑的,相比太子更能够深刻地明白,光靠一个孔力武,是不可能和诸位一直偏向二殿下的几个大佬抗衡地,所以对于太子的痴儿妄想,显的有些失望与失落。

少年知道他在想什么,却不点破,将合起的纸扇搁于掌心,站起来缓缓走向亭外。

黄常青跟在他身后,低着头抿嘴不语。

“我是一个重感情地人”

走到一处灿烂梅树前,少年转过身,突然开口道:“二哥是我的嫡亲手足,我们骨子里流的是一样的血液。老师可能有所不知,至今我仍旧记得儿时他替我胖揍尘风那日。大皇叔戎马半生,似乎天生具备一股威严,我们大多怕他,而尘风是他唯一的宝贝儿子,即使是父皇也连带着对他格外宠爱,因为我年岁比他小些,便老被欺负,记得有一次被二哥撞见,他连对方解释都不听说揍便揍了,不消半点犹豫,后来挨了罚,被父皇关在宫中禁足三个月,在那期间,还时常不忘从御书房给我偷些我喜欢的海蜇丝,那东西母亲一直不准我多吃,所以每每我都会吃的很开心,越开心,我便越发喜欢这位把我当宝贝宠爱的兄长。虽然这只是儿时的趣事,但我仍不想因为其他的任何原因破坏了这份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这也是我不想无端生事的原因之一”

“二,相较第一点则要大义凌然许多。二哥连年征战蛮荒之地,身为皇家贵胄,大秦又日益昌盛英雄辈出,本轮不到他去吃这份苦的,结果他去了,从小小的步卒攀爬到至今,中间不可避免有人刻意的讨好,但是谁敢否认,在北上的这条路上,他没有画上极辛辣的一笔?去年我调阅过一些卷张,加上今年坑俘八万,若真论功行赏,二哥这趟回来便可封王,可谓是活生生为大秦征北的旅途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听到最后两句话,黄常青无端地身躯一颤,震惊的愣在原地。

少年见他如此惊讶,疑惑道:“先生,你是为中书省掌诏敕,难道对此间门道不大明白?”。

黄常青呼出一口气,摇头苦笑道:“老臣自然清楚,只是没有想到上趟陛下召我入宫询问我相关事宜,竟是为了二殿下”。

黄常青仕途坎坷,当年借镇南王李昭吹了口东风,才好不容易谋了个他人眼红的差事,这些年一直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办差,之余还得呕心沥血的辅助太子,近乎是将一生的心血压在了眼前少年的身上,如今获知一直威望旺盛的二殿下真有可能快要封王,心里的那分忧虑不竟更加严重起来。一个人可以输一次,因为他不会输一辈子,而黄常青若输,便是输掉了过往中的所有努力,大半辈子的心血他输不起,只能赢,所以今日才敢说些传出去得杀头的话来。而二皇子即将封王,那么他日真要有心夺储君之位,就更加容易一些,他怎能不忧。

少年恍然地点点头,这件事他事先也是不清楚的,听黄常青这么一说才弄明白,原来二哥真如他所猜测的那般要封王了。少年心情忽然大好,望着满园花儿,灿烂地笑了起来。他拈一片花叶放在眼前端详,轻声道:“故,我为何要去挑起事端?”。

黄常青叹息一声,道:“这么说来,老臣倒觉得二殿下真乃年少英雄了”。

少年偏过头,笑道:“怎能说觉得,他本就是大秦的英雄”。

黄常青笑容苦涩。

少年眯起眼,认真道:“而且二哥总能让我想起一个人”。

黄常青微微一愣,随即一个身影浮现在脑海,他笑容变的越发难看,无奈道:“三王爷”。

少年太子仰起头,望向灿烂的天空。他似乎被太阳地光线刺激到,将眼眯成了一条线。每当有人提起儿时给予自己无限伟岸背影地那个男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