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晋歌> 第6章 纸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纸鸢(1 / 3)

夜色深沉。天师道总坛内部,神堂的门“吱呀”一声应声而开,从外面悄悄地潜入了两条人影。其中一人在黑暗中慢慢前行,凭感觉摸到了柱子上的煤油灯,轻轻一点,将神堂点亮。

灯火微微摇曳,忽明忽灭地照亮着整个祠堂。

来的两人正是趁着夜幕降临偷偷返回总坛内部的孙碧秀和曾靖霖。此时整个天师道总坛在朝廷的查封之下,一人也无,偌大一座房子里静悄悄的,四周格外寂寥。

二人是从院落翻墙而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乱糟糟的景象。看来有官兵进来搜过,地上到处都是随手乱丢的各类物品,古典珍籍有之,碎瓷残砖有之,房间内桌椅床柜都是被打翻在地,一片狼藉。

眼见总坛被破坏至此,孙碧秀心中甚是深感不忿。穿过回廊,二人便来到了祠堂门前。轻轻推开,还能闻到一两天前残余的香烛味道。

祠堂也是难逃厄运。孙碧秀点亮了柱子上的煤油灯后,一眼便看到神案上香烛早已熄灭,而原本应该摆放整齐的各位先祖灵位也被横七竖八地倒在桌上,有些甚至被扔在了地上。

“真是过分!”孙碧秀心中怒极,走上前去将地上的灵位捡起,按着辈分和桌上的灵位一起一一摆好。曾靖霖也上前帮忙。摆好之后,扶正香炉,重又将香烛点起,拉着曾靖霖,对着灵位,怀着尊敬、愧疚、虔诚的心情拜了三拜。

烛火幽幽,照着最前面的那张书写着“吴郡钱塘天师道先师杜子恭往生莲位”的神位牌。

“不肖弟子孙碧秀,不能保住道教总坛,致使祖师灵位受辱,实是愧为天师道弟子。今日教中突生变故,为了祖师爷们的在天之灵不受外敌打扰,弟子斗胆带各位祖师搬离祠堂,另觅他处,以继供奉。得罪之处,还望祖师爷在天之灵不要怪罪。”孙碧秀又拜了三拜,招呼曾靖霖道:“霖儿,过来,帮忙把给位祖师灵位一起带走。”

曾靖霖应了一声,首先便拿起了最前面的杜子恭的神位牌。

“咦?好重!”曾靖霖只觉一块小小的神位牌,不想入手却甚是沉重,不由叫出了声。

孙碧秀道:“霖儿,轻点,这可是我们吴郡钱塘天师道的师祖杜明师的神位牌,听说是用上等檀木所做,入手自是会重些。”

曾靖霖低头看着牌位上的殷红正楷,喃喃道:“原来师祖是叫杜子恭。”

孙碧秀一边收起其他神位牌,一边为曾靖霖解释道:“师祖本名为杜炅,自小在钱塘长大。当时我们天师道还不叫天师道,叫五斗米道,因为我们五斗米道在天下间拥有广大信徒,且也得到了各个豪门世家贵族的崇奉,因此江湖地位还是很高的。当时有许多著名的五斗米道世家,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高平郗氏、义兴周氏、丹阳许氏等,他们共尊师祖杜炅为首,也就在那时,我们五斗米道才改称为天师道的。”

“五斗米道?好奇怪的名字!”曾靖霖一听本教竟还有如此典故,不由笑出了声。

“不可无礼!”孙碧秀摇了摇头,敲了曾靖霖脑袋一下,道:“我们创教的祖天师是汉代沛国丰人氏,姓张名陵,修炼长生之道于鹤鸣山上。祖天师本为大儒,博通五经,熟知盛行于世的黄老之学、谶纬思想与神仙方术,并得太上老君授以新出正一盟威之道,广收门徒,传授长生之法并及召神劾鬼、符箓禁咒之术,因为当时入教者需缴五斗之米,所以大家才叫我们为五斗米道。”

“原来如此。”曾靖霖摸了摸脑袋,吐舌笑道。

孙碧秀继续道:“祖天师修炼的鹤鸣山是在巴蜀一带。当时巴蜀一地,原有巴人信奉巫鬼萨满,并以巫鬼教为中心,授民众妖法邪术,蛊惑人心,聚众敛财,为非作歹。祖天师听说之后,立刻携黄帝九鼎丹经及千余弟子东往,与巫鬼教大战于埋骨地。结果自然是巫鬼教被祖天师赶跑了。祖天师深感巴蜀一带为巫鬼蛊惑已久,决心以教义以正人心。故而与弟子们就此定居,扎根于巴蜀。之后祖天师又在青城山除鬼,建鬼城,以鬼道治民。”

曾靖霖奇道:“咦?那为何我们现在不在巴蜀,却在这江南吴郡钱塘呢?”

孙碧秀叹道:“后来,胡人乱我中华,及至晋怀帝司马炽时长安沦陷,北方彻底沦为胡人之手,我教教民被迫迁徙,自此五斗米道才从巴蜀汉中一带传入江南鱼米之乡。”

“又是因为北方蛮夷的胡人么?”曾靖霖若有所思道,“有时候我经常看到外公望北而叹,口中喃喃地说些誓要收复中原的话。原来也和我们天师道有关么……”

孙碧秀道:“你外公本是北方琅琊世家贵族,永嘉之乱时南渡至此。如今故乡沦于胡人之手,你外公自是心有不甘,而他本又是个胸怀大志之人……”说到此处,孙碧秀又想起孙敬远,不由黯然神伤起来,“他常说司马软弱,当今皇帝与权臣连接一气,杀害忠良,并成日沉浸酒乡,不思进取。天下掌握在这等人之手,早晚必被胡人所灭。你外公不忍我堂堂中华就此毁于一旦,才会……才会……”

曾靖霖一想到再也不能再见到外公了,不由得心里也是一阵悲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