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我到现在都不清楚这生养我的村子里很多东西的来源,大抵是因为少时就离家去外地求学,而且这一切环境自小就已经熟悉,再加上人总容易忽视身边事物这一特性,所以说到底,我所了解的家乡,还真不比温洪二人高明!
小的时候曾听祖母讲过,我家现在所在的位置原本是家族祠堂的一部分,而这座庙宇就建在祠堂的西边,紧靠着祁家祠堂,说原本也算是祠堂的一部分。不过,等我记事时就没有见过那祠堂,除了能看得出来的两排厢房,也就只剩这座庙宇了。而如今,除了眼前的地基,这座庙宇也在岁月的车轮之下不复存在!
据祖辈们的描述,那已经消失的庙宇和祠堂占地非常之大,东西宽约四百米,南北长超过六百米,完全可以用巨大来形容!如果撇开那座庙,整个祠堂分上下两部分,上面这部分处于村口,再算上庙的话,就是三部分了。这些地基及残垣断壁的情景我多少还有些印象,因为小时候常在这里和小伙伴玩。那时也只剩下父亲所说的那座庙宇的主殿了,不过比父亲那时又破败了不少,基本上就只剩下了个屋顶,殿里早就看不到父亲所说的那尊神像,估计是破四旧那会儿给全部销毁了。
还记得那殿里放了很多红色的棺木,因此每次经过这里就非常害怕,晚上从不敢独自一个人从这里过路了。大了一点才明白,那只不过是村里人为老人们备下的寿材,而且都是还没上最后一道油漆,所以就都是红色的。据老一辈说,这东西要是放在家里不是很吉利,所以大部分都是存放在这里了。
我记得很清楚,整个建筑群的上面这部分,靠近北边的应该有一大片的房子,因为从地基里残留的基石来看至少超过十二间,而且非常有规模。但不知道何时起,人们将这一片挖成了池塘,再也看不见,这一点我丝毫没了印象。
记忆中,庙宇的主殿大门是朝北开的,因为从村里到镇上的那条大路正好从主殿的门前经过,这点我倒记得非常清楚,因为每次经过那里都会看到只剩小半扇早就破败的烂木门及门上剥落的红色油漆,只要风一吹,那门就吱呀作响,声音很是瘆人!不知道是人的天性还是别的什么,就算是大白天,一看到这情景我心里总会发怵。主殿的左边是一片空地,但现在已经有人建了房子,再也看不出那里曾经存在过什么东西了;右边也被挖成了几个很大的池塘,至于何时变成这样我父亲都不知道这一切。
建筑群的南边有两排厢房,儿时的我曾经见过一半,因为另一半早就不知所踪了,只剩下房基,留下的一半被用作了牛棚。而在庙宇主殿与南边的厢房之间早就多出了一条大路,听祖母说那是官道,从村子后面绕过来的,至于何时出现的她老人家也不知道,反正她来的时候就有了。
再往南,厢房下去有个很大的台阶,那就是这个建筑群的下面一部分了,早先我还记得人们说那是庵,但祖母说不是,那是后来人将这祠堂的下半部分用作了庵堂而已。
现在,等我带着温洪二人再看时,当然什么都看不出来了,三人又在其中搜了一圈,除了一些残破的石头、青砖和碎瓦,我们什么发现都没有。就连儿时经常发现的那些腐朽的梁柱也都没有了踪迹,估计是被村里人捡去当柴火烧了。
想到这里时,我心里忽然涌起一股从来没有的奇怪感觉,同时脑子里也浮出了一个巨大的问号!这个问题却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那就是为何祁家的祠堂要修得如此的宏大?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即便在全国的绝大多数地方都没听说过如此巨大的建筑群居然只是一个家族的祠堂!!
最后,我只好给他们说了个大概,所以二人也有点失望。
我心里明白,温菁不过是女孩心性,好奇而已,但洪开元不同,我太了解他了,他若是对什么事发生了兴趣,没弄个水落石出那是绝对不会罢休的。
这点我俩的秉性还是非常接近的,所以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