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跟着文峰记者在学校的大食堂里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试讲后,市里的演讲会如期举行,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第一场演讲会是在陵江市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这是陵江市召开重大会议的场所,过去,我们只是在路过时远远地看见,如今来到跟前,才真正感到它的恢宏和美丽。抬眼望去,那是一座高大雄伟的圆形建筑,古典风格的三层重檐将人们的视线引向蓝色的天空,琉璃瓦的大屋顶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蓝色光芒,巨大的宝顶金光灿烂,襟带左右的东西配楼庄重肃穆。从宽阔的台阶拾级而上,汉白玉的栏杆层层递进,经过三层平台,看到的是一排巨大的大理石廊柱,从红色雕花大门进去,圆形大厅以及二层的环形排椅上,已经坐满了来自全市各中学的红卫兵代表,一二层之间的环形隔断上,是一幅红底白字的“跟着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的标语,主席台后面金丝绒幕布正中是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两边是陵江市中学生红卫兵的十面红旗,下面是五彩缤纷的台花,聚光灯下是出席会议的陵江市党、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的领导。
当我们穿过通道,走上主席台的时候,全场起立,响起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落座以后,坐在我们前排的一位成年人转过身来,与闻梅打了一个招呼,好象他们早就认识似的。
主持会议的是陵江市中学生红卫兵总部一号勤务员陈焱。他长得来高大英俊,瘦削的脸堂上高挺的鼻梁,粗黑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有一种一般成年人才有的沉稳。他代表中学生红卫兵致辞,神情庄重之中而不失生动。
致辞之后,演讲如仪进行。我和柳月有点怯场,便被安排在后面。闻梅和杨南雁都是用普通话进行她们的演讲,仿佛耳熟能详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的广播,她们的演讲都获得了一种非常好的效果,特别是杨南雁那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一字一句都那样地富于情感,抑扬顿挫之间充分释放出了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着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葛利江的演讲则充分再现出了他激情飞扬的风格,讲得来声情并茂。而我和柳月的演讲却“讲”的成分多于“演”的成分,就比较平实和一般,特别是柳月,到后来就近乎于读讲话稿了。
整个演讲过程气氛热烈,巨大的空间里不时响起一阵阵暴风雨般的掌声。
在我们演讲的间隙,不时有参加会议的市领导插话进行点评。最后由市委书记讲话。
我第一次见到这座上百万人口城市的领导者,他就是刚才那位与闻梅打过招呼的人。他五十多岁的样子,微胖的脸,头上已经有了几茎白发。他没有象我们那样走到讲台前,而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戴上老花眼镜,摊开稿子,对着麦克风讲话。我注意到他除了刚开始的时候看了一眼面前的稿子外,开讲后就再也没有看一眼稿子。他的讲话不紧不慢,语调有些沉重,不象我们演讲时的激越高亢。他把我们演讲的内容概括为英勇无畏,不怕性牺牲,舍己救人,义无反顾的共产主义精神,号召全市红卫兵向我们学习,以这种精神投入到文化大革命中去,跟随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奋勇前进。
他讲话的时候,闻梅告诉我,那是他爸的战友,姓程,叫程旭东。
会议结束时,陈焱请在主席台就座的市领导和演讲人先走。当我们一行人经过圆形大厅中间的通道时,大厅里再次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然而,当我们走出大会堂,站在台阶上的时候,却发现一片令人大吃一惊的景象,大约一支几千人的红卫兵队伍,举着红旗和标语从大门口涌进来,并潮水般地在大会堂的台阶前漫延开来,一时间广场上台阶上以至于连草坪上和花圃里都站满了人。他们挥舞着陵江大学红卫兵、工业大学红卫兵等大专院校红卫兵的旗帜,举着的大幅标语上写着:
“撤销工作组,自己闹革命”
“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
“彻底平反冤假错案,全部销毁黑材料”
“坚决反对转移斗争大方向”
看见有市里的领导出来,他们立即挥动红旗,大呼口号,一时间,广场上人声鼎沸,红旗飞舞。
一边是在市领导带领下的中学生红卫兵,一边是自发组织起来的大专院校红卫兵,两大阵营隔着几十级台阶对峙着。
人民大会堂是一座用铁栅栏围护起来的建筑,大门堵住后,再没有其它可以出入的通道,两大阵营不可能永远就这样僵持下去,中学生红卫兵总部的勤务员们围绕着市委书记和其他的领导们,不断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有的说调警备区的部队来,有的说调工厂里的工人民兵来,但程书记都没有理会。面对台阶下嘈杂纷乱的人群,他笔直地站在台阶上,雕像般地一动不动,徐徐的晚风撩起他花白的头发,看得见他一派肃穆的脸上微锁的眉头,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从大会堂里涌出来的中学生红卫兵们,分流到两边,站在东西配楼前的廊檐下,也同样地摇动旗帜,毫不示弱地大声呐喊着。
这时,西沉的太阳已经快要落到云龙山的后面去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