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寒冰消融是春水> 第28章 奇姻异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章 奇姻异缘(1 / 7)

第二十三章奇姻异缘

午餐之后聚会结束,从曾厂长家里出来,朱凤兰与包子荣心照不宣相伴而行。

这是一对奇异的恋人。

朱凤兰,这个二十七岁的大龄姑娘,相貌平凡质扑文静,站在姑娘群里,没有任何惹人注目的地方。但她知书达理富有感情、外柔内刚藏而不露,质扑中蕴含着坚韧,文静中显露出聪颖,在全厂的青年女工中可说独具风姿。她的父亲是个普通的中学教师,母亲是个集体企业的财务会计,虽称不上出身书香门第,却可谓成长于知识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养成智理通达的心性,由小学到中学都是个品学兼优的尖子学生。可是,她的生活道路却是坎坷多难的。正当她满怀理想盼望上大学深造的时候,一场料想不到的政治风暴随同那张高中毕业证书从天而降。她也曾身不由己地被学生造反运动的社会洪流裹夹,当过几个月的红卫兵小将,但质扑文静的性格很快使她对狂热的造反运动产生厌倦,在忠厚的教师父亲的训导下摘掉红袖章,去农村插队落户,开始在食不甘味寝不安眠、前途茫茫心思迷乱的生活漩涡中沉浮。

她当下乡知青的第二年,在一次公社举办的学习班上认识了邻队的男知青张达功,两人被指定担任一个学习小组的正副组长,因各有肚才接触频繁,互相谈得很拢。至那次知青学习班散会后,张达功一见如故,常常与她书信往来频频到访,两人很快成了异性朋友。年轻的姑娘,刚离家门初上人生旅途,心地单纯涉世未深,对复杂的世道人心所知甚少,在同张达功的频繁接触中,被对方的潇洒大度和能说会道所吸引,渐生倾慕陷入热恋。一个风雨交加的秋夜,张达功出其不意地冒雨来访,从衣袋里掏出包东西,说是闻她脚踝扭伤,特地给她送来名贵中药“田七粉”帮助治疗。她心生感激,经不住对方的百般温情和巧妙挑逗,两人欢度了一个云雨之夜,从此更加如胶似漆。此后,“上调风”入侵知青王国,仍然由于她那质扑文静的性格,在审时度世和笼络人心的“关系学”方面一窍不通,难登“返城之榜”;而她那个恋人张达功,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捷足先登,头一批便被招工进城了。张达功在离乡返城前夕,曾经到她那里小住过两天,信誓旦旦地向她许诺“永远忠于爱情,三年后登记结婚”;她深信不疑,向他又一次献出了肉身。然而,张达功回城被分配到市属砖瓦厂后便当上造反派组织头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位的升迁,对她却逐渐冷淡疏远。她对他痴情如旧,一厢情愿地憧憬着“三年后结婚”的幸福。漫长的三年过去了,有如晴天霹雳,这个梦中丈夫不仅没给她带来伉俪之缘,相反却给她寄来一封无情的绝交信。她为此而惊疑万分和怨忿盈怀,好不容易找到张达功当面质问,这个忘恩负义之徒一把撕毁先前那张温情脉脉的面纱,竟然厚颜无耻地约她参加与别人的结婚喜宴,彻底暴露出虚伪薄情的真实面目。可怜的姑娘,一时经不起这感情亵渎和误失贞操的沉重打击,精神萎靡大病一场,幸亏教师父亲的同情劝慰耐心开导,才排赊轻生的念头,把灼人的创痛抑在心底,郁郁寡欢地继续生活。一九七五年,在插队之地乡亲们和村队干部帮助下,她终于走上返城之路。可是,冤家路窄,想不到招工管理部门划下的分配名单竟迫使她走进了市属砖瓦厂。赫然面对张达功这位造反任干红运佳途的昔日虚伪恋人,她深藏仇怨,像躲避瘟疫般地迥避着他,始终不愿正眼看他。鉴于读书人强烈荣辱观起作用,两人即便偶然相遇,双方谁也没有提及过去的勇气,一如素不相识的陌路人点头而别,全厂上下至今无人知晓两人之间往昔发生过的那段失真的恋爱史。

幸运的是,她进厂之际,恰逄厂部化验室需增加一名成员,她那“三届生”和老知青的简历被老厂长王勤和慧眼相中,被分配到化验室当学徒,遇上了多才多艺的师傅刘忠才。在这位热情耿直的严师培训下,她如久旱逄甘霖,迅速忘却了爱情生活中那个心灵创伤,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师徒俩,一个悉心传艺竭诚施教,一个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她很快复习已经丢弃多年的高中数理化课程要点,熟练地掌握了师傅传授的原料化学分析和成品物理捡验的操作技能,于出色完成日常岗位任务之余,积极配合师傅私下谋划探索粉煤灰砖新产品工艺规律的科研工作,协助师傅做了几十组不同原料配方或不同成型方式的小样实验测试,自然成了刘师傅科研事业上的忠诚伙伴和得力助手。一直粘贴在化验室墙上那张小纸头记录着的珍贵实验数据,果然包含着刘师傅的心血结晶,也融汇着她这位艺徒的劳动汗水。师徒情义胜亲人,刘忠才对这位聪颖诚实的徒弟深为赞赏十分钟爱,而朱凤兰对这位才高志远的师傅更是衷心钦佩刻意仿效。在这三年学徒期间,她重又感到了生活的乐趣和心灵的充实。可是,好景不长,到了她出师转正的那年,她的师傅忽然间变成了厂里的“四人帮帮派骨干分子”,被强令审查批判,并逐出化验室调到砖瓦窑里去做粗工了。师傅挨批受审期间,身居厂党委常委和政审组长要职的张达功居然找上门来,以“政治立场”的名义动员她站出来揭露师傅的谓之“踢开党组织私自搞科研”的罪行。她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