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我很后悔这次穿越> 第36章 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若(1 / 2)

十年前,李三娃从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省委秘书处工作时间不长,因为搞了两篇市场劳动力方面的调查材料,得到了时任省长的王大娃的父亲余向南的高度赞赏。很快,李三娃被调到余向南身边做了余向南的秘书。李三娃没有辜负余向南的期望,工作干的十分出色,在余向南身边一干就是五年。余向南觉得李三娃这个年青人是一块材料,放在基层锻炼几年后可以重用。在余向南的建议下,李三娃被派到海东市当了副市长,很快又当了常务副市长。没过一年,海东市的老市长退休了,李三娃自然而然地接替了海东市市长职务。

可是好景不长,李三娃在海东当市长才一年多的时候,因与海东的一个汽车走私案有染,被检察机关在省委常委会上点了名。后经检察机关调查,李三娃并没有直接参与那件走私汽车案,在汽车走私的事情上李三娃没有明确支持,只是在海东汽车贸易公司办这件事儿的时候他持了默许态度。后来,海东汽车贸易公司给李三娃拿来五十万块钱,李三娃没有把钱揣进自己的腰包,而是分文不少的全部交给了海东市财政局,用于了海东的地方财政支出。

余向南认为,李三娃毕竟是个人才,只是在个别事情上政策水平差一点,再说年青人犯错误在所难免,应该给他一个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要一棒子打死,毁了一个年青人的前程。但是走私汽车毕竟是海东的一桩不大不小的案件,身为海东地区的行政“一把手”不能不承担一定的责任。对李三娃怎么着也得给个处分。于是,在余向南省长的极力保荐下,李三娃由海东市市长调任海州市常务副市长。这对李三娃来说,余向南就是他政治生命的再生父母!对此,李三娃对余向南感激涕零。近一年多来,海州市市长因身体状况不好,市政府的工作暂由李三娃全面主持。

余向南从省长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李三娃觉得工作上再没有机会来报答老领导的提携、保荐之恩了。当他听说余向南的儿子王大娃在海州市搞私营个体企业时,就暗暗决定要将报答老领导的心意落实在他的儿子王大娃身上。这事儿还是张四娃任海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的时候,李三娃在喝醉以后对张四娃说的。所以,李三娃特别关心大华公司贷款的事儿的奥秘,除了李三娃和王大娃知道以外,就只有他张四娃清楚了。

现在摆在张四娃面前的问题是:如果同意给王大娃的大华公司继续贷款,那么日后这笔贷款一旦出了风险,他必然要承担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如果不同意这件事儿,就会把李三娃彻底得罪了。弄不好,李三娃帮自己弄的这顶海州市商业银行行长的帽子还会在他李三娃手里抹掉。

张四娃想了一夜,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个妥当的办法。直到第二天早上他妻子给他收拾去北京的行装时他才灵机一动想出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金蝉脱壳。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张四娃决定借这次去北京学习为由一走了之,把这个扎手的刺猬留给在家的副行长二娃去捉。如果二娃把贷款放出去不出问题,事情办好了,李三娃还是要领他张四娃的人情。万一这事儿办砸了,那么捅漏子的直接责任人是二娃而不是他张四娃。到时候他将以在外地学习,对此笔贷款的具体情况不甚了解为由,大大减轻所承担的责任。如果他走了以后,二娃硬是顶着不办这件事儿,那李三娃就怪不得他胡某人了,至少他可以找一个搪塞李三娃的理由。拿定主义,张四娃吃过早餐就到单位去了。

二娃从部队转业到海州市商业银行已经快两年了。到海州以后,二娃没有把妻子田兰芳带在身边,至今还让她在离海州市千里以外的文江县杨杜沟村照顾着他岳父岳母田保根老两口子。

二娃没把家属带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儿子自生下来以后就跟着田兰芳生活在杨杜沟村,打小就由他外婆带着,现在死活离不开他外婆。田保根老两口子也觉得有个孩子在跟前,屋里的日子也显得活泛,咋说都不让二娃把外孙子带走。儿子不到海州来,妻子田兰芳自然也就来不了。再说,即便是让妻子田兰芳带着儿子来了,把田保根他们两个老人放在千里以外的杨杜沟村没人照顾,二娃心里也不踏实。二是更主要的原因:他心里始终记着两年前刚转业的那会儿,老团长把他带到省行的姜行长跟前时,姜行长当着自己面说的“先到海州去干几年再说。”的那句话。自己在海州能干多长时间还说不上,反正自己在海州不会呆很久,说不定哪天又调到其他地方,到时候搬起家来麻烦。另外,他认为自己干的这份差使,家属在身边或多或少总会生出些人情事故上的麻烦事儿。所以他决定近几年不考虑在海州安家的事儿。作为快乐的单身汉,二娃吃的饱,睡的香,作息时间很有规律,精力十分充沛。

上班前提前半个小时到办公室是二娃给自己确定的一项工作制度。早上还不到八点,他打扫了一下办公室的卫生,正准备把昨天和信贷科的小刘在海州酒厂调查的情况整理一下,张四娃端着个茶杯笑盈盈地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早啊”张四娃主动向二娃打招呼。

“噢?胡行长,你不是今天走吗?”二娃抬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