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诸子百家之纵横天下> 第31章 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章 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1 / 3)

魏国大梁城。三家分晋后,魏国得到晋国西部较为富庶的河东地区。而后,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魏国迅速强盛,成为列国的霸主。魏武侯时,魏国向东,向南发展,败楚攻占大梁地区,陆续占有黄河以南的广阔土地。

由于安邑在魏国西部,距东方太远,经上党通到东方,崎岖多山,交通不便。因此,安邑不仅不便于控制东方诸侯,也不利于东方统治。魏惠王元年,公中缓作乱,韩、赵轻易攻占上党,截断魏国东西两部的联系,使安邑陷于韩、赵、秦四面包围之中。

此外,秦国商鞅变法后,迅速崛起,乘魏国马陵之败,攻打魏国,一直打到魏国安邑。为了避秦之锋芒,维持和巩固魏国的霸主地位,更为了便于统治东方,向东争霸中原。魏惠王将都城从安邑迁往大梁,魏国从此开始被称为梁国。不过,迁都换貌,也难止住魏国霸主地位的下落,渐渐地被秦、楚等强国的阴影所笼罩。

大梁城虽无险可守,但地处中原之地,四面平坦,交通四通八达,且土地肥沃,利于耕种,迅速成为人口众多、富甲中原的大城,其商贸的繁盛并未随着魏国霸主地位的丧失而衰弱,时至今日,仍有众多的过往商客来大梁城休憩或是交易,商贸的繁荣为日薄西山的魏国添上了一丝光彩。

大梁城的北门前,排了一只队伍,服饰各异,有的身后牵着马,或是身后跟着马车,是准备进城的过往行人商客,接受城门守卫的检查,收取税钱。

看着眼前长长的队伍,停下马车的子通嘴巴大张,出声叹:“好多人啊!”

这时,白阖从马车里探出脑袋,看了前方的队伍一眼,说:“早上进城的人多,看来我们到得有些不凑巧。”说完,便从马车上下来,荀况和韩非跟着从马车上下来。

看了城门前的队伍一眼,荀况对三人吩咐:“我们过去,等待检查进城。”

“嗯。”点了点头,三人跟在荀况的身边走到队伍的最后面,排队进城。

排着队伍走到城门附近,白阖等人才发现,在城门里面的一边还集聚着一群人,探着脑袋看着里边的城墙,指指点点,交头接耳,心中纳闷:发生何事?

待经过守卫的检查,来到城内,白阖等人才看到众人所看的城墙上贴着一张布告。

“子通,我们过去看看。”招呼过子通,白阖带着他向布告那边走去,荀况和韩非在一旁等着。

来到布告前,由于前面挤了一群人,白阖便只得踮起脚看,有诸多脑袋挡着,看得不甚清楚,而子通身形小,踮起脚也看不到,只好借着自己瘦小的身形,使劲往人群里钻去。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子通终于钻到人群的最前面,看到布告上的内容。布告上写着几列字,看到上面写的字,子通就有些头大,因为内容是用魏文写得,虽然课堂上老师有教过,但他没怎么用心,还不怎么精通,勉强识得:“招……兹有大盗朱……特此招……”

“这朱杨到底是何人,居然能让陶楚如此忌惮,悬赏重金招揽各方游侠来对付他?”

“连朱杨你都不知道?他可是天下闻名的大盗,人称盗圣,只要他想要的东西,哪怕是藏在守备森严的深宫之中,他也能轻而易举地偷到。”

“说的正是。我听说,三日前陶楚府上就收到一根雁毛,上面钉着一块布条,写得是五日后的深夜子时,他朱杨会来拿陶楚府上的祖传夜明珠,所以给陶楚五日的时间做好准备。”

“不仅提前告诉别人自己要拿的东西和时间,还给别人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这朱杨也太过自负了吧。难道他不怕失手吗?”

“这你还别不信。我听说啊,到目前为止,这朱杨点名要的东西,从未失手过一次。来无影去无踪,别人还没发觉,东西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他偷走。”

“如此厉害!那如此说来,这朱杨是何样貌,也没有人见过了?”

“这也不一定。我听说,倒是有人见过那朱杨的真面目。说那朱杨身高九尺,宽五尺,面貌黝黑……”

“面貌黝黑?”

“如果面貌不黑,如何在深夜中藏住身形,潜入别人府邸盗取财物?”

“哦!”

“我听说,那朱杨还长了两个脑袋,四条手臂……”

“两个脑袋,四条手臂?”

“如果不是两个脑袋,四条手臂,那朱杨如何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偷东西于不知不觉中。”

“哦!”

“我还听说……”

“事成之后,必有重谢。”看完,子通也明白了大概,转身向人群外钻去。

钻到外面,子通看到了离人群有几步远的白阖,双手叉在胸前,便走过去,说:“白阖大叔,我知道了……”刚想炫耀自己好不容易看来的情报,谁知白阖却很不给面子地摆了摆手,说:“子通,不用说了,我已经知道了。”

“你是如何知道的,前面那么多人,你这也能看到?”子通不相信地问道。

“这还用得着费力看?”白阖有些无语地回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