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乱世中兴> 第30章 回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回忆(1 / 2)

崔王妃并不知道李玮忧国忧民去了,这会儿在马车里面,对着外面的景色,回忆着当年。

李玮听崔王妃用怀念的语气说着哪里是她当年和族里的姐妹踏青的,哪里曾经跑过马,然后在路过一个山头的时候,指着山中隐约露出的屋檐,笑道:“那边就是双溪书院了!我们那会儿,虽说双溪书院不招收女子,但是,我跟族里的姐妹们,也是经常偷偷过去看书的,一开始还穿男装,自以为别人看着就是少年郎了,其实根本糊弄不过去,只是人家碍于面子,不会直接说穿罢了!我阿爹很快也知道了,他一向开明,倒是没有跟阿娘一样教训我,不过,却也不许我随便去书院了。其实书院里的书,家里也是有的,只是,感觉总不如在书院偷偷看的时候精彩!”

李玮听得不由想笑,看起来,无论是什么人,都有过青春年少的时候啊!他瞧了崔王妃一眼,崔家近千年的世家了,尤其崔王妃这一脉,虽然在战乱中颇有些波折,甚至差点绝了子嗣,但是,终究每一代都是与相当的人家联姻,这基因层面上,那是每一代积累下来的优良基因,除非基因突变,否则的话,崔家这一支,无论是智商还是相貌,都是很顶尖的,崔王妃自然也是数得着的美人。

跟后世的审美观不一样的是,如今并不流行什么双眼皮,锥子脸,那叫刻薄短命相,崔王妃的相貌非常符合这个年代的审美观,鹅蛋脸,丹凤眼,柳叶眉,整体轮廓非常柔和,是这个年代典型的贵族女子的容貌。不过,这样的容貌,想要女扮男装,不被认出来,那对方跟瞎子也没多大区别了。当然了,也不排除有些男人,面目姣好如女子的,这些在史书上出现的次数也挺多,尤其魏晋那会儿,对于美男子,就是这样一个标准,要是那种弱不胜衣,貌美若女子的,那什么潘安卫玠便是典型了。一直到后来,五胡乱华,后魏一统北方,后来,晋朝灭亡之后,对于男子的审美观才逐渐变化,想着英伟阳刚转变。

不过,一直以来,不管是政治上的宣传,还是人们本身对胡种的痛恨,那些典型的胡人面貌特征,如卷发,隆鼻深目,一直为中原人所轻,大街上遇到这样的人,大家或多或少都觉得有些轻贱。后魏,大齐的时候,都有过律法,胡人乃至胡汉混血均被视作贱民,不能入仕为官,也没有继承权。也因为这个,曾经在五胡乱华,甚至建立了胡人政权的时候,一些与胡人联姻的世族受到了汉族的严厉打击,如今已经消失在世族之中,沦为平民,多代通婚之后,胡人的血脉也渐渐看不出来了。

如今大街上出现的外族,除了草原上的胡人,就是南洋那边贩卖过来的奴隶,还有就是西域身毒等地过来的胡商,他们再有钱,在这边,都是外人,便是平民人家,也不会与他们通婚,他们多半只能内部消化,一旦牵扯到什么问题,朝廷的法律也会更倾向本地人。偏偏中原这边机会多,容易发财,这些胡商即便不能得到与本地人一样公平的对待,也比在本国强许多,因此,多有留在中原,不愿回乡的。

这些都是题外话了,总而言之,崔王妃少女时代还是颇为精彩的,这年头的贵族少女并不需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对于女子的名节也不像宋明清时候那样苛刻。崔家对于家族女孩子的教育,也很是宽容,除了女孩子必需要学的东西,并不禁止她们有自己的爱好。比如说,曾经有个崔家的女子,痴心音律,琴箫双绝,在诗歌上也有着不凡的造诣,只是那会儿在诗坛上很是出了几个不凡的人物,当时的人可不知道这些人是文坛大盗,尊他们为诗中仙圣,那位崔家女的诗词比起来,自然失了光彩,别人尊称她一声三绝居士,她却只肯认双绝罢了,后来她一生未嫁,留下大量的琴谱箫谱,为后人传唱,便是当时的九五之尊,也得客气地称她一声崔大家,在崔家女中,是少有的能在族谱上留名的人物。

崔王妃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如今这般雍容华贵的,她少女时候,有过一段飞扬恣意的年代,喜欢纵马行猎,甚至还跟着一个挺有名气的女剑手学过一段时间的剑术,用崔王妃那位剑手老师的话说,她在剑术上很有天资,若是心无旁骛,不用十年,便可以超过她那个老师,甚至可以一窥剑道宗师的境界。

说到这事的时候,崔王妃倒也没有觉得遗憾,毕竟,以她的性格,本就不可能如同当年那位崔家女一样,在这样的事情上一往无前,她的性格很是实际,她很早就明白了,自己终究是要嫁作人妇,相夫教子的,学习剑术什么的,不过是一种闲时的娱乐罢了。而那段自由飞扬的少女时光,也会让她回味一辈子。

一边回忆着当年,崔王妃不由伸出手,抚了抚李玮的头发,叹了口气,说道:“大郎,有时候,阿娘真的觉得,你实在不像一个孩子,太过自律,每个人的少年时光都非常有限,这个时候,犯点错,放肆一把,无伤大雅,若是等你长大了,发现你少年的时候,跟你成年之后的生活,竟是没有什么区别,那样,也实在太苦了一些!”

李玮哑然,他犯傻中二的时候上辈子就过去了,他本就是一个成年人,又是在一个不了解的世界里面,还牵扯到不管是影视剧里面,还是现实中最危险的事情——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