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初起“盛唐”号远洋邮轮满载着睡意朦胧的旅客在海面上航行着身材瘦弱穿着一身藏青色的海员制服的丁小华在船甲板上随意的走着。邮轮的白色的身影被初升的太阳蒙上一层粉红色大副顺着前甲板向前走去那里已经有穿粗蓝布工作服的水手们正忙着冲洗甲板他们必须要在旅客们起床用餐之前将甲板清洗干净。
在被阳光耀成金粉色的邮轮上层建筑上依然悬挂着大量的条幅尽管从“盛唐”号在地中海接到国内的电报获知和约已经签定、战争已经结束祖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持续不断的狂欢从地中海仍一直持续到了祖国的内海——东海东海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内海当然这一切是因琉球群岛的光复。
此时已经有一些早起的旅客来到了甲板上他们不时的躲闪光脚的甲板水兵冲洗甲板时水龙带里喷出来的水更多的人则是站在船舷边的欣赏着海上的日出对于他们而言这或许是他们这段旅程中最后一次目睹海上的日出再有几个小时邮轮就会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上海。
“南边有南中国海北面有鲸海或许叫北中国海更合适至于这里应该被称为中国海!”
船舷边一名5o来岁显得颇为温雅、含蓄的长者指着眼前的那边海域侃侃而谈在他显得有些内敛的眉间隐约可以看到些许欣慰与傲气。
在这艘邮轮上的那些欧洲.乘客大都注意到和约签定、中国获胜的消息传来之后对这艘邮轮上中国人的影响人们可以察觉到瞬息间这些中国人习惯的那种微躬的腰身一下子坚挺了起来对待西方人的态度也生了些许变化如果说在此之前他们在面对西方人时还心存谨小慎微的话现在他们与西方人相处时从心理上同西方人平起。
而让邮轮上那些到中国淘金或.移民的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等欧洲人感到最大的不同就是过去这些中国人在提到中国的时候只是用“中国”而现在他们会在这两字之前加上“我们”这一种心态上的转变让这些欧洲人意识到这场战争让中国人找到了那种强国的自信。
作为“盛唐”号远洋邮轮的大副.丁小华同样深有感触行走了上海至汉堡航线上沿途需要经过数十个外国港口这场战争的胜利之后那些港口的海关人员、引水员以及其它官员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对中国商船百般刁难他们的平等相待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下中国已经挤身于强国。
西方人承认一个国家为强国的条件非常简单而.实用无非是在战场上击败一个强国而被视为世界五强一员的日本在被中国击败之后中国自然被列强俱乐部与西方人所接纳随之他们就会改变对待中国人的态度。
“……强国!强国!”
在邮轮转长江口时望着长江口如梭的货船丁小.华在唇边喃喃着两字多少代人、多少年的梦想在一夜之间成为了现实以至于和很多人一样丁小华仍然不能适应这种转变。
“到家了!到家了!”
这时上层甲板传来的一阵激动的喧嚷声打断.的丁小华思绪丁小华抬头朝上层甲板望去只看到舷边拦后挤着一排排身着西装的年青人这些二十多岁年青人在邮轮驶入长江口后大都激动的哭喊了出来这是一群离家多年的游子。
“燕鸿!我们到家了!”
望着江口沈良.旭激动抓着身边的同学放声哭喊着今天他们终于回到了让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
快7年了7年前他们离开时只不过是一群少年而现在他们已经长大成*人这三千一百余名中华教育复兴基金会派出第一、二批留德学生在经达6个月的预科、三年的大学、三年的工厂实习之后终于回家了。
家!
他们心中的家不是自己那个数人的家庭而是他们生长的这片土地他们的祖国。
“此去德国万里之遥诸君切莫忘记肩头所负之重任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你们的身上!祝你们一路顺风!”
当年总理仍身任西北边防公署主任时为西北学生送行时的重托压的这些曾经少年透不过气来过去的近
国朝落后世界百余年国朝欲奋进崛起科技教育先行!
在德国的学习让他们意识到国家距离欧洲强国的差距正在这种认识和责任不断的鞭策着他们7年之中为了这份压在肩头的责任他们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学习、学习学习几乎成了他们唯一的生活方式。自大学毕业以来他们就梦想着回国用自己所学为祖国的展尽力但他们的要求被拒绝他们被要求的到德国工厂企业中实习以便将来更好的为国家建设尽力。
“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 喜马拉雅山峰峰相连到天边。 古圣和先贤在这里建家园。 风吹雨打中耸立五千年。 共和中华!共和中华!千秋万世直到永远!……”
这时不知道是谁喝起了《共和中国颂》歌声汇成了一片这些青年在过去的6年半之中经历了太多远离祖国的他们在生着改变的同时他们的故土同样生了剧变而唯一不变的却是这片土地以及他们对这片土地的忠诚。
“……千秋万世直到永远!”
“这里就是上海吗?”
从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