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两个人加快了前进的步伐,手电筒照射到的范围内,山洞里面的空间越来越大。不过越往里走,就感觉到里面的空气越差,空气不流通,整个山洞里弥漫着一种潮湿的酸腐味。时间长了,我的头也开始变得沉重,我对胆爷说:“你有没有感觉到这里面憋闷的慌?要不咱把口罩打湿了带上吧。”
胆爷说:“我也正打算跟你说这事儿呢,我这头都开始昏了。咱赶紧把口罩带上吧。”
我走到胆爷背后,找寻着它背包里的口罩。可翻来翻去除了翻到罐头,白酒,就是些乱七八糟的花生瓜子小吃一类。我不耐烦的把吃的扒拉开,打算往下找时。胆爷拍了拍肩膀引起我的注意,说:“老邹,你看!”
我顺着灯光的方向望去,眼前小河的正上方倒挂着一颗巨大的白色球体,随着手电筒的光线反射着七彩的光芒。在珠子上,还有一只巨大的青蛙模样的石雕,那青蛙张着巨嘴,好像吞下那颗柱子。再仔细一看,好家伙。那青蛙嘴前还有上下两排獠牙,颇具凶性!
胆爷指了指那大青蛙:“这玩意儿看着像青蛙,可嘴里还长着牙!?还真是奇了怪了,这青蛙还能长出牙来了?”
靠近前仔细看了看这尊巨兽,巨兽下方的山洞,明显有了人工打磨的痕迹。两旁的岩壁十分整齐,而且随着电筒的照射还有一块块色彩的痕迹,似乎是一张张岩画。我对胆爷说先别着急看那个破石头,赶紧把口罩拿出来,不然怕拖时间长了出意外。
我们赶紧将口罩打湿戴好,细细端详起岩壁上的画。大概前后一共有十几幅画,用着极为简练的笔法画出了人物,动物,还有一些风景,按照顺序看出来,有一些图画的是采矿的场景,也有一群人围着一直巨大的青蛙打猎的场景。那青蛙与刚才看到的石雕一模一样,也是血口獠牙。还有的是在画动物一类,人骑在大象上,周围是孔雀犀牛什么的。这些画经过了如此多年的岁月依然栩栩如生,不禁让我对古人的艺术造诣发出由衷的赞叹。
我对胆爷说:“这个肯定是人造的,多少年不敢说但一定有年头。估计就是因为这山洞太深了,里面的空气完全是封闭的,才保存下来。而且我看这画工非同一般,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但图画上的内容表现的很灵活。你看这个骑着大象的人,这正是《南中志》里写的象骑。还有犀牛孔雀在你舅舅给的资料里也都有提到。这些画应该是哀牢国非常重要的史料。”
胆爷点了点头,说:“我来把照片拍下来。”
不多久,胆爷拍完了最后一张岩画,把相机收进了背包里。云南之行至此算是有了第一份有价值的资料,对于我和胆爷的士气真是莫大的鼓舞。我对胆爷说道:“按照地图上的标记,咱们走了那么久应该走了一半了,现在也差不多了。我们再加把劲儿,尽快走出去。”说完就转身打算走,却忽然发现电筒渐渐的变暗了。
我拿出了胆爷口袋里的电筒重新照上,保证我们前行方向的灯光。然后让胆爷把电池换掉,胆爷把电池换好以后,从下巴下面对着脸照还一下笑了出来,这样的光线下胆爷的笑容十分诡异阴森,着实吓了我一跳。
我“啊!”的一声就叫了出来。正打算开口骂他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们头顶上的巨兽,消失了。
“嗯?”胆爷看我脸上的表情不对,也顺着光看了看自己的头顶,随后也发现了那只长了牙的青蛙石兽不见了。
我心里一阵又一阵的寒意,我说:“还看什么看,不快走!就他吗瞎玩!”
胆爷当下回过神儿,关了电筒背上包就跟我快步向前走。洞里遇上这种怪事,又正好卡在洞口中央,只好快快向前走,出去了再说。
我们在洞里越走越快,洞口也越收越窄,身后忽然一阵风从我背后刮来,如果不及时趴下肯定会被打中。我立刻往前一扑,趴在了地上,手电筒也摔了出去。我感觉到一阵风从我背后飞过,然后“轰”的落在了地上,与此同时还有无数小石块落地的声音。
我大喊:“红映!电筒!照前面!”
胆爷虽然没有被黑影击中,胆爷被黑影挂起的风吹倒在地,见我大叫要电筒。便赶忙拿出放在口袋的电筒,对着前面照了过去。
果不其然,我们的面前的路已经被一只巨大的青蛙挡住了去路,本来山洞越走越窄。但生生是被这只巨蛙撞开了一个大口子。
这只青蛙的皮肤上黏满了一只又一只蠕动的白色小蜈蚣,身上的粘液还不断的滴落在地上。只见它张开了怪口“吼!!”的吼了出来,山洞间的回音巨大,我不得不用手捂住了耳朵。
这个时候我唯一想的就是怎么先逃出去这个地方,跟这么大的一个大家伙硬拼,我们又没有枪,无异于螳臂挡车。
如今也只好一路向回跑了,我对着胆爷大吼一声:“往回跑!”便和胆爷回过头跑去。
这山洞里本身就是靠手电打着照明的,视线并不好。我们又背着那么大的负重,跑的速度并不快。很快就被这只巨蛙追上,这只巨蛙虽然体型巨大,但行动却十分迅捷。跟一般的青蛙不同,它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