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听闻你少时曾问道儒家,可有此事?”皇帝平静的问道。
李斯闻言心中一冷,以他对皇帝的了解话语之间越是平静证明心中怒火越盛。听闻最近儒家因为东郡异石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不断上疏指责皇帝,难道与此事有关?看来皇帝是要对儒家动手了。
“回陛下,确有此事。少时求学,曾在儒家门下学习过一段时间,但后来发现不适合治国就该学法家了。”
李斯少年学儒学已是世人皆知,否认不得,倒不如直接承认,还显得忠厚一些,至于接下来如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既是如此,还请爱卿为朕解惑,这儒学为何不能治国?”
从称呼的转变就可以看出皇帝的态度,若李斯刚才敢说儒学一句好话,此刻离被废也就不远了。
“陛下有命臣莫敢不从,只是李斯学识有限,若有不对之处还请陛下海涵。”
“但说无妨。”皇帝不耐烦道。
“儒学不符合王道。”
“嗯?”皇帝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继续。”
“儒家讲究仁治,反对征伐,主张以周礼治国,本意虽好但却不合实际。须知人性本恶,若道德能规范人性就不会有春秋之乱,战国之祸,因此不可遵循。况且儒家孔子曾在鲁国推行儒法结果如何?鲁国非但没有强盛起来,内患确实更加严重了,固此儒家之学不可治国。
而法家就不同,以法令规范世人,让人心生畏惧,就可守法,久而久之天下太平。秦之所以能灭六国,主宰天下就是因为依法治国。”
“看来爱卿不光博学,而且明世事,一番言语让朕大悟,也坚定的朕的决心。”皇帝赞许道,良久之后冷冷道“朕决定焚书…”
本以为过关的李斯抹了抹头上的细汗,听到最后一句时差点没栽倒在地。
“啊……”
“儒家作为当世显学之一,居然不能为王道服务,那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此事就由你主持吧。”
……
就在皇帝接见李斯的同时,此刻的咸阳城正在进行一场浩浩荡荡的抓捕行动,抓的人并非什么罪大恶极之人,而是在不久之前上疏皇帝的儒家学者。
“放开我,我所犯何罪…”
“这大秦天下的难道容不得人说句实话…”
“我要面见皇帝…”
“以言获罪,吾等不服,如此君王,何以治天下…”
……
“让开!”扶苏在甘泉宫门前喝斥着拦住去路的黑甲卫士。
“陛下正在与丞相商议政事,任何人不得入内,公子请回吧。”面前为首的卫士首领冷漠的说道。
“孤也不行吗?”
“陛下说过,任何人,自然包括公子。”
“好,很好。”扶苏咬牙连叫两声好字,心中却是怒意滔天,继续道:“若是孤非要过去,尔等还打算动手不成?”
“公子尊贵,我等自然不敢冒犯。但职责所在,公子若想强行闯宫的话…”卫士一边说一边将腰中佩剑抽了出来,“还请从我等百余人尸体上踏过去。”
“你…你敢威胁孤?当真以为孤不敢杀你…”扶苏怒急,随手接过长剑顺势劈下。
“嗨!”剑锋刚刚落到卫士头头顶又及时的停下,有些不甘的将长剑仍在地上。
“既然当父亲的不远见儿子,那一定是儿子的错,扶苏便在此恳求陛下原谅。”
“谢公子不杀之恩。”
扶苏言毕,并不理会侍卫,整理一下衣衫朝着宫门方向跪了下来。
当值的侍卫大骇,急忙下跪,虽然扶苏跪的不是他们,但尊卑有别,不敢逾越。
“皇宫之内,何人喧哗?”听到外面的吵闹声,皇帝不悦的问道。
“回禀陛下,是扶苏公子。”门外的宦官恭敬的回答道。
“哼,越来越不像话了,喜欢跪就让他跪着吧。”从扶苏到达门口的那一刻起,皇帝就知道是他,之所以不见,是不想让他为儒生求情,但说完却有看了一眼李斯。
“扶苏公子如此着急,相比是有要事,陛下还是见见的好,若是长时间跪在殿外也有失体统,有损皇家颜面。”李斯识趣的说道。
“哼,能有什么要事,无非是为儒生求情。既然丞相替他求情,便让他进来吧,替我好好教教这个不孝子。”
“臣不敢。”李斯此刻心中恨不得骂娘。要不是你的意思我会替他求情,这不算完关键时候还拿我来做挡箭牌,我一个做臣下的敢教育储君?
“陛下有旨,传扶苏公子觐见。”
扶苏闻言,整理下衣衫径直向大殿走去,傍边侍卫恭敬的让出一条道来。
“扶苏拜见陛下,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平身吧。”皇帝冷冷道,“不在东宫念书习武,跑到这来做什么?”
“儿臣此番前来正是想请教陛下,为何要抓儿臣的授业之师,不知他们身犯何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