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羯胡的邀请杀胡令> 第14章 禇家失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禇家失盗(1 / 3)

秋天过去了,时光转眼到了初冬。

北风卷地而来,燕赵大地一片初寒,原野间繁华尽落,山风刮过,枯黄的落叶漫天飞舞。

刘玉洲正在尝试着拉动手中的硬弓,尽管累得直喘,但让他气馁的是,弓弦仅仅有了很小弧度的弯曲,要达到射出箭的标准,似乎还差得很远。

刘玉洲长叹了一声,不情愿的放下了硬弓。

这把硬弓就是慕容元邕的,十几天前,经过一个多月的休养,慕容元邕终于养好了伤,将要离开了。

对于慕容元邕的离开,刘玉洲并不觉得意外,因为这些日子的朝夕相处,他已经感受到了慕容元邕人格的魅力。这样的人就应该是古代的侠客,属于未知的世界,不可能长久的在一个偏僻的村落苦度春秋的。

慕容元邕没有透露自己的行踪,临走时,重新整修了硬弓,送给了刘玉洲。

“此弓绷紧弓弦有五石之力,若想拉开,须有单臂二三百斤的力气。兄弟可换上长弦,弓臂弯曲度降低,张力变小,单臂一百余斤之力才能使得。”慕容元邕展示着如何拉开硬弓,将弓递给了刘玉洲,嘱咐道。

在这地儿混久了,刘玉洲已经掌握了当时的情况,当时,军队使用的弓弩基本是二石弓,射程最多仅有百步,实际杀伤距离大约有七八十米。因此,对于这一张长弓,刘玉洲暗暗惊叹,五石弓,岂不是能射出三百米?

回忆着慕容元邕的叮嘱,刘玉洲爱惜的看着硬弓,又回忆起了慕容元邕的叹息:“当初,为兄逃离辽东,仅凭一张硬弓,杀死追兵近百,若非箭矢用尽,也不至于孤身苦战。也好,若非如此,如何能结识的兄弟。看来,这是天注定,冥冥之中,自有鬼神算计。”

慕容元邕的叹息,让刘玉洲的心中更加困惑,在现代社会的经历,让他对所谓的情感不是那么看重,只是有一个疑问挥之不去:一个值得动用上百骑兵追赶的人物,怎么就没有任何印象呢!慕容元邕到底是何方神圣?

刘玉洲想不明白慕容元邕的身世,也就不想了,惦记着为长弓换上弓弦,还要配上几只箭,试试这张弓的威力,而这是无法在褚家庄解决的,唯有昌黎县城才能有弓弦和羽箭供应。因此,刘玉洲打定主意到昌黎走一遭,顺便去看看心中的女神。

说走就走,刘玉洲和管家刘横打了一个招呼,准备骑马到昌黎县城。恰好,现在正在打场,需要购买一些农具,因此,刘横让刘玉洲带着五个个庄户,赶着马车出发,同去城里。

一大早的辰时出发,也就是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之间,刘玉洲骑着马,五个庄户赶着两辆大车,几个人说说笑笑启程了。

出了褚家庄,走过一条小路,前面不远处就是官道。昨夜一场暖空气过后,地面湿润,马蹄踏在松软的土地上,留下一个一个蹄印,乘坐在马上,仿佛走在草地上,轻松愉快。

刚刚踏进官道,行走了数百步,刚刚拐过山脚,刘玉洲等人看去,在不远处的地方,一辆牛车一只轮子陷在官道中间的一块洼坑中动弹不得。四个大汉满头大汗的推着车,老牛也是用尽了吃奶的力气,可是坑太深了,车辆来回悠动着,就是爬不过这道坎儿。

刘玉洲纵马过去,看到这是一辆拉着棺材的大车,似乎沉重的很,铁质车轮沾满了泥泞。

看到刘玉洲等人过来,推车的一个壮汉赶紧迎了上来。这个人应该是领头的,年龄有四十几岁,满脸的络腮胡子,眼睛是赭黄色的,身材矮壮,明显具有匈奴和西域人的混血特征。

在当时,中原的人种很杂,走在大街上,随便就能看到十七八种眼睛的颜色,幽州的情况更甚。因为已经习惯了,刘玉洲并不感觉到奇怪。

这个中年汉子做了一个揖,赔笑着说道:“这位兄弟,我们的车辆陷在泥坑之中,麻烦兄弟搭把手,帮推一推。”

“好重的棺材,什么木料的,这么重?”刘玉洲随口说着,跳下了马。

“东家过世了,要送到乡下去埋了,这是上好的香樟木,沉得很,这不,陷到坑里就出不来了。”中年壮汉随口说道。

这时,跟随刘玉洲出来的庄户也赶到了,几个人赶紧下车,帮衬着一起推车。人多力量大,一声呼喊,牛车离开了洼坑。

中年壮汉赶紧抱拳施礼,说了一声“打扰,”也不等刘玉洲等人说话,赶车就走。

“这厮太没礼貌了!”一个庄户不满的说道。

刘玉洲目视着牛车离去,淡淡的说道:“入土要选时辰,或许是太急了吧。”

一个庄户指着车辙的印迹说道:“看这分量,应有两千斤之重,这棺材是什么做的,这么沉!”

“香樟木的。”刘玉洲踩着马镫上了马,随口答道。

“净扯,香樟木的最多七八百斤,难道这死鬼有八百斤?”一个庄户嘟嘟囔囔的说道。

刘玉洲闻言心中一动,回头看着渐行渐远的牛车,若有所思的问道:“能判断这辆车到那里吗?”

“官道东北是褚家庄,东南就是小沙河,小沙河外有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