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穿越明朝之海商霸业> 第46章 临时基地(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章 临时基地(四)(1 / 2)

张琰指着列出来的头两条说道,“这一开篇我就看不大懂,卯时三刻(五点四十五分)起床出操,长跑四里,仰卧起坐六十个,伏地挺身四十个。辰时(七点正)朝食,辰时一刻钟队列训练。这出操和队列训练我是知道,可这仰卧起坐、伏地挺身、长跑做何解?”

“吹牛不需要打草稿,万事推到洋人头上就好。”郑芝龙心想道,他坐下来说道,“仰卧起坐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在香山澳时我有见葡萄牙人这么训练他们的士兵。其实这套动作可以拆分成两个部分,从字面意思上就能看出个大概来。”

郑芝龙边说边做示范,“你们看一下这个动作,首先是仰卧,把两腿并拢,两手向上笔直高举,利用腹部的劲力收缩,让两臂向前摆动,迅速成坐姿;起坐呢,就是让你的上半身继续向前屈伸开,直到两手接触脚背面,头也尽量往腿上压,然后还原成坐姿。”

做完一个动作后郑芝龙直起身子说道,“这样一个来回就算一个动作,刚开始不要求他们做多少,50个就好,就跟平时你们练功夫要坤筋是一个道理,这也是把身体拉伸开来,而且还能够锻炼腹部的力量。”

李老二照着郑芝龙做了一下,“我觉得这个动作很轻松嘛,上下一个来回挺容易的,没什么好累人,能训练出个啥来呢。”

郑芝龙笑道,“这只是个初级阶段的动作,等以后加大训练量我们再看下升级版的。”

李老二本想问一下啥叫升级版,他哥一个眼色丢过去叫他不要打岔,听人说完了再问。

“伏地挺身的道理和仰卧起坐一样,分解成两个动作。双手在胸部下对应的地面上撑住,两手之间距离要略宽过肩膀,伏地时慢慢下降,然后身体距离地面约一寸最佳;挺身,在下降后要马上用力把身体撑起来,回到最开始你做这个动作的起始位置。”郑芝龙起身后拍了下手上的泥灰,“这个动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身体从肩膀到脚踝是一条直线,弯七扭八的可以直接收工不做,可别在那儿又占地又费时。”

“这两个地方都是小动作,现在重点来来讲一下队列训练,张琰出身军户,李老大李老二都参加过募兵,知道咱们大明的那一套队列操练,我想加一下其他的东西进去。”郑芝龙见火堆小了些,随手从边上抽了根枯柴扔到火里,坐下来说道,“不过说这个之前,咱们先来讨论个问题:你们认为军队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

“那啥装备得配的齐全咧,刀得是把好刀,擦得澄亮澄亮的,那铠甲,也得是上上好的精铁,挡得住强弓利刃,还有那啥燧发铳,给咱一人配上一把,打到倭寇老巢家我都不怕。”李老二当过民兵,打过倭寇,对他们那套装备很是羡慕,那可比自己这种踩着布鞋子拿着把砍刀在最前面冲锋陷阵当人肉靶子强太多啦。

“嗯,这是一方面。”郑芝龙说道,“不过不全面,有补充的吗?”

“我觉得是兵强马壮,《安重荣传》里不是说嘛‘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古来兵家正是因为勤练兵将,才能做到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抓住有利时机一举攻破敌人。”这样的表现机会芝豹肯定是不会放过的,难得点中两句,怎么着也不能被人小瞧了去。

“你们说的都比较片面,从某些方面来说确如李老二和芝豹所说的兵强马壮装备齐全能决定一支军队的强弱,但是这并不是重中之重。”郑芝龙看着在座的这些人,“说句大家可能不喜欢听的话,这次出来的人是有些在私塾上过几年学,读过三字经千字文,识几个大字就不错了。站在大伙的角度来看我写的这些东西,说不定都像李老二认为的一样,里面写的都只是拿来强身健体练习筋骨的,大家没个目标没个方向,就这么每天一大早起来蹬腿撑腰,围着小岛跑圈儿,也不知道这是要干嘛。”

“不说一两个星期,估计一两天大伙新奇劲儿一过就没啥兴趣了,心里肯定嘀咕‘啥玩意儿呀,一大早就得爬起来跑跑跑跳跳跳,一不干活二不做买卖,烧得慌吧’,心里松了劲儿练起来可就没那么认真,反正依样画葫芦呗,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塞林娘勒,真不知道东家脑袋是不是抽了想来这么一出。”郑芝龙学着李狗剩的神态语气说着话,别说那带点儿痞子样的鼻腔音还挺像,逗的众人一乐呵。

“所以我说你们刚才都没说到重点,我认为,军队里面最重要的是纪律,是服从命令,军队要真是像我们这么散漫能成什么气候?”郑芝龙歇了口气继续说道,“上面说这么多,就是要你们知道队列训练的重要性,培养大伙的组织观念和纪律性。我们一帮子人出来是一个整体,那么回去的时候也得是一个整体,要是碰到了土人打过来慌了神,这个想往东边跑,那个想往西边逃,人少一分散还有啥用,扔了手上的兵器乖乖束手就擒吧,散兵游勇之辈靠手上那么点子功夫去跟成百上千的人拼你拼得过吗?可咱们要是抱团就不一样了,人多力量大还能仗着武器优势,哪面来人我们就枪口对准哪面打,打退一面的敌人再换一边还用得着跑吗?”

“我可不是带着一群人烧着自家的银子来看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