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成死了,比历史上早死了一个多月,这一切都是因为何曼的到来。
张曼成身死,他的亲卫自然也全都活不成,被何曼秘密杀死。
亲卫,顾名思义,也就是忠心不二的卫士,这些卫士的眼里只有他们的主子,再也容不下任何人,而且,自古以来,都有一个惯例,或者说不成文的规定,但凡是主将身死,他的亲卫们必须跟着殉葬。所以,何曼杀死张曼成的亲卫们,于情于理都是说得过去的。
张曼成死了,这二十万黄巾军的指挥权自然就暂且落在何曼的身上,但也只是暂时,毕竟没有张角的任命,何曼还不能成为这支黄巾军的真正头领。所以,在张曼成被杀的当晚,何曼派出信使,将张曼成中箭身亡的事情向张角做汇报。
这个时候,张角也已经跟卢植交上了手,却是连败了两场,损兵七千余人,慢慢向广宗城方向退去。
接到何曼的信,张角震惊不已,要知道张曼成和波才可是张角的左膀右臂,也是黄巾军中唯一的两大帅才,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将南阳的战区交给张曼成,将颍川战区交给波才了,这两个地方可是一个位处洛阳的南部,一个位处洛阳的东部,再加上他的冀州大军,正好对洛阳城是三面包围之势。
黄巾军遍布大汉八州,在幽州、青州、兖州等地也是烽火不断,只是那里的战事只能算是局部战事,就算大胜,也无法对大汉的统治造成致命的威胁,除了这三支大军之外。所以,汉灵帝才会派出卢植、皇甫嵩和朱携三人分别迎战这三支大军,只不过因为颍川郡的黄巾军忽然兵分两路,张宝和张梁领一路,波才领一路,每一路都有十万之众,扑向洛阳。
不得已之下,皇甫嵩向派人返身请旨,要先对付了距离洛阳最近的颍川郡的这两路大军,然后再返身对付南阳郡的黄巾军,得到了灵帝的许可。
张曼成身死,也意味着南阳战区的战事暂时失利,当务之急就是马上再任命一个新的南阳郡战区统帅,尽快将宛城攻下。
连败两场之后,张角才收起了轻视之心,知道大汉朝廷虽然**,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张角更是明白黄巾军眼下的困势,他这一路已经败了两场,接下来若想转败为胜极为不易,颍川郡波才和张梁的大军正在与皇甫嵩和朱携相持,能否突破还未可知。所以,南阳郡的战局尤为关键,毕竟大汉的可派之将也只有皇甫嵩、卢植和朱携三人。
何曼,张角几乎没有怎么多做思考,直接就决定任命何曼为南阳郡战区的渠帅,执掌那二十万大军,不过呢,张角也给何曼下了一个命令,让他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结束南阳郡的战事,挥军北上,直扑洛阳。
一个月么,何曼拿到张角的任命状,嘴角泛起了一丝的微笑,暗想,看来张角是遭遇了败仗了,这才会心急如此,嘿,历史上张曼成围困宛城一百多天都未能攻克,反倒被秦颉所杀,你竟然要我一个月就把宛城给攻下来,何其难啊,毕竟对方还有黄忠这样的悍将。
其实,在张曼成死的第二天,何曼就派典韦到城下挑战,点名要黄忠下来。
黄忠也是很奇怪,对方大将怎么会知道他的名字呢,毕竟他并不是汉军编制,只不过因为勇武过人才被前太守褚贡启用,负责宛城的防务。但黄忠也不是莽夫,他从昨天典韦能轻易荡开他那一箭,便知道此人不易对付,自然不肯出城迎战,毕竟敌众我寡,小心谨慎些为好。
张角的任命状不到,何曼是不敢对这二十万大军整编的,派典韦每天到城下溺战,也是为了不让黄忠生疑。
要知道,张曼成身死的消息既不能瞒,也无法瞒得住,所以,黄巾军的士气很低迷,若这个时候黄忠率军袭击黄巾军大营,任由何曼和典韦如何勇武,也是无法抵挡的。
何曼手下倒是有两千训练有素的家兵,可是他不放心何家庄的安危,将那两千家兵全数留下了,连何福他们几个也是一个没跟来,只有典韦一人跟着他来了南阳。
张角的任命状到了之后,何曼自然是大喜之极,虽说这一点早在他的意料之中,当即就命令全军军侯以上的将官集中开会,宣布了张角的任命状,接着又宣布了他的裁军计划。
南阳郡的黄巾军原本有二十万之众,其中真正的青壮也不过是三万左右,剩下的全都是老弱病残。但是,一下子将二十万大军裁掉十七万,是很危险的事情,很有可能会引起兵变,所以,何曼的裁军计划是分批进行的,先裁掉病号和残废之人,接着是年龄在四十以上的人,再就是十八岁以下的,整个裁军过程,持续了半个月。
南阳战区的黄巾军,几乎全都是南阳郡本土人,裁掉之后,很快就可以回到家里,继续农耕生活,更何况,何曼在裁军的时候,给每一个士兵发了一笔满意的遣散费,倒也没有引起任何的兵变事情发生。
若说钱嘛,黄巾军最不缺的就是这东西,张曼成起事之后,风卷残云般洗劫了除了宛城之外的整个南阳郡,将所有的贪官全都斩首示众了,吞没了他们的家私。
这个时候呢,黄巾军的口碑还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