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秦汉风云之独步天下> 第40章 养寇自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章 养寇自重(1 / 2)

定陶之战,章邯上将军之位实至名归,如今,他是秦帝国中流砥柱,彷佛有起死回生之术,硬生生地将如临深渊、行将就木的秦帝国从悬崖生死边拉了回来。

章邯原本是王翦部下,后出任文官,在名将如云的大秦帝国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天空。当陈胜发难,诸侯并起,几十万大军函谷关时,他承担起大秦最后的命运,临时组织骊山囚徒,数败周文数十万大军,破齐魏之联军,胜楚军统帅项梁并杀之,可谓战绩累累,再建大秦军威!

中军帐内,章邯设宴庆贺大胜。章邯居中,王离、涉间、董翳以及司马欣等分坐两边。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

王离寻思,楚已惨败,今大事已定,欲率军北上在上郡汇合整支长城军团,对于长城军团,王离祖孙三代苦心经营,这是他建功立业的资本,遂问道:“敢问上将军,此战大胜之后,是否乘胜追击,一举歼灭楚国。”

王离为名将之后,王翦之孙、王贲之子,虽然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惜善练兵,不善统兵,善守不善攻,心胸狭隘,论综合实力远不及章邯。

章邯隐隐猜中王离的心思,却并不急于回答,反而向诸将询问道:“刚才,王将军问我军能否乘胜追击,消灭楚国势力,诸将以为如何?”

在座诸将中,司马欣对项梁颇有印象。当年项梁犯事,在栎阳县被逮捕,项梁贿赂身边狱卒,偷偷地遣人传信给蕲县官员曹咎,曹咎与项梁关系极好,闻项梁被捕,焦急万分,遂马不停蹄连夜赶往栎阳拜见司马欣。

司马欣少时家贫,常受曹咎资助,时任栎阳狱曹,深得栎阳令器重。所谓人情债难还,遂网开一面,默许曹咎对栎阳官场的上下打点,司马欣将项梁犯法之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把事情了结。

从始而终,司马欣感觉项梁非一般人,如今很多年过去了,项梁已死,但项梁声威仍在,项氏家业仍在,在楚军中,项家仍然具有旁人无可比拟的实力,现在听说项羽已经继承了项梁的遗志,这个在雍丘一战成名,斩杀李由的将军,司马欣有理由相信,他将会是秦军最大的敌人。

司马欣道:“上将军,末将以为我军挟大胜之余威,兵发彭城、盱眙一线,不能给楚国喘息之机。项梁虽败亡,项羽仍率有精锐士卒五万人,此人在雍丘大破李由,一战成名,足见非寻常之辈,不可小觑。

“况且如今的楚国已占据江淮六郡,宋义、陈婴、刘邦、吴芮等人实力未损,若不趁其尚未壮大之时征讨,恐终究成为心腹之患。所以末将认为,引兵南下,决战盱眙。”

章邯没有急着答复司马欣,反而向王离问道:“王将军,司马长史此言,王将军以为如何?”

在王离心中,长城军团本属于客军,定陶之战已经给足了章邯面子,现在根本不想趟这一趟浑水,胜了,成就章邯的威名,败了,得不偿失。

于是王离缓缓说道:“自从大秦与六国争霸以来,对大秦长期构成威胁的并非楚国,而是魏、赵两国,数百年来,魏有陷阵武卒,重甲步兵;赵国自胡服骑射以来,轻骑与我不相上下,皆是劲敌也。

“反观楚国,其一根基在江东,假如兴兵伐中原,则士卒疲惫,路途遥远,粮草转运困难。其二难占地利,中原势高,东南势低,处于仰攻的不利境地。其三东南多步兵,善守,西北多骑兵,善攻,楚国以步对骑,如何讨得便宜。由此三点,本将军认为可乘机挥师北上,先拿下魏、赵、燕三家,再南下灭楚。”

章邯哈哈大笑,言道:“王将军之言,甚合我意,最近几日大军休整,待粮草辎重准备完毕,就挥师北上,剿灭魏、赵。”

听章邯如此说,王离心中沾沾自喜,面有得意之色。

半个时辰,宴席散罢。

帐内只剩司马欣与董翳两员心腹,董翳率先开口道:“上将军,末将不明白,司马长史言之有理,可将军为何采纳王离的意见。王离之言毫无新奇,若依他之言,我等何来雍丘之败,又怎么会赢得如此辛苦。”

司马欣亦言道:“楚国实乃心腹之患,世人曾言:连横则秦可一统,合纵则楚得天下。今楚国与我俨然有东西分裂之势,此时不除之,更待何时?”

章邯听罢,言道:“为将者,不仅知兵,更应明白时势。刚才王离所说之言,明为秦国全局考量,暗则为己,欲回北地,又不好言明,故而寻一些牵强附会的理由来搪塞。

“但本将依然认为要先北后南,先伐魏、赵,再定楚。定陶之战,项梁孤军奋战,虽败犹荣,但宋义、陈婴等却坐拥十万众而不相助,由此可见,项家与其积怨之深。今若以兵临之,则项家与宋义等辈必然会抛弃成见,暂时结盟,共同御秦,我若引兵北上,则项家必会责难宋义等人见危而不救,双方以后定会势如水火。我趁楚内乱之时,先伐魏、赵、燕,待河北平定,挟大胜之威南下,必当势如破竹,何愁楚不灭?”

司马欣、董翳闻言心服,皆自愧不如,叹道:“上将军腹有良谋,真乃高见。”

章邯微笑道:“谬赞了,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