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城乃吴越之都,经数代吴越帝王修建,气势威严不逊于中原都城,吴王阖闾在此出发,饮马黄河,中原会盟。勾践于此忍辱负重数年,三千越甲誓吞吴,这座雄伟都城已初具王者雏形。
花三天抵达,东城门下,桓楚想起当年伍子胥之故事,竟然些许惆怅。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谏,反而听信谗言逼死伍子胥,伍子胥死前愤慨道:“抉吾眼于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九年之后,越国攻入吴都,夫差身死国丧。
如今自己既知历史走向,会像伍子胥那样劝谏项羽吗?桓楚哑然失笑,自己可不想成为伍子胥。那么办?另起炉灶吗?未来的路究竟怎么走,桓楚叹了口气,难,难于上青天!
宽广的街市车水马龙,桓楚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转到一片比较清幽僻静之处,青色条石铺成的路面,处处高门大宅,华丽的马车行驶身旁,身姿妙曼的女子、仪态俊朗的世家子弟偶尔擦肩而过,无不显示此处是豪门世家聚居地。
问过路人,来到转角处,门前之地豁然变得开阔,并排停着数辆马车,正门口摆放着一对镇宅神兽,形神威严,“项府”二字,银钩铁划,潇洒飘逸,一看便知出自名家之手。
“劳烦通传,下相桓楚求见。”桓楚向门人拱手而道。
“阁下稍等。”门人转身入内。
听见一阵爽朗的笑声,很熟悉,桓楚知道项羽来了。
“桓兄弟,好一段时日没见,过得可好。当初,兄弟犯人命案子,我派人去芒砀山寻你,可惜山高林密,无功而返。对于此事,莫不是兄弟心中有气,到现在才来见哥哥。”
桓楚不得不承认,项羽说话热情,而且为人充满着情义与真诚,是个对兄弟朋友能够完全敞开心扉的人,天生就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让人不知不觉地想与之亲近。
其实历史上也的确如此,项羽手下战将,除了黥布半路来降,后降而复叛之外,桓楚、钟离昧、龙且以及虞子期皆战死,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项羽绝非单纯的武人,他所缺的是政治眼光以及自身的性格缺陷。
性格决定命运,这才是最致命的!
“项兄说得哪里话,蒙哥哥安排,在居巢县吃得好、睡得香,后来阴差阳错,还到庐江郡转了一圈,这不是刚刚安顿下来,就来拜见哥哥了嘛!”桓楚一面行礼,一面言道。
项羽笑道:“好,一路鞍马劳顿,兄弟先在府中歇息,晚上设宴与兄弟好好干上几杯。”
仆人带着桓楚往里走,花间水榭,亭台楼阁,景物雅致,颇有豪门大家之象,桓楚不禁感概,项家果然实力雄厚。一路上瞧着丫鬟仆人们个个静心敛气,行事小心翼翼,足见项梁治家之严厉。
在卧房之中足足睡了二个时辰,天色已黄昏,府中仆人前来敲门,言少主有请,桓楚于是洗漱一番,随着仆人来到厅堂。
项府厅堂,已经聚齐不少人,除了钟离昧,很多人桓楚并不相识,不过在项羽一一介绍下,有几人桓楚牢牢地记在心里:
会稽郡尉季布,历史上的知名人士,得季布一诺值千金。席间发现季布不好言谈,性格内向,目光深邃,威仪有度,一看就是属于冷酷智慧型的人物。桓楚心道,对这样的人,应该和对范增一样,相处要格外小心。
项梁新收之义子项声,项声原本时吴城吴家子弟,在吴城起事之前,广收吴城豪门子弟为义子是项梁走得关键性一步棋,项家八千子弟北上中原,吴家最少出了三千精锐。
薄家薄生的长子薄昭,看上去未满十六岁,有家仆陪同。薄昭乃刘邦侍妾薄姬之弟,汉文帝的舅舅,后来被文帝整得惨,薄昭杀了个使臣,文帝就派大臣到他家来“**拜丧”,薄昭还没死,他就安排人来吊丧了,薄昭无奈之下,只得自杀。
汉朝达官显贵草菅人命的太多了,何止薄昭一人,汉文帝之子景帝当年因下棋起纠纷,用棋盘把吴王刘濞的太子给打死,后来此事不了了之。飞将军李广因恨以琐事杀霸陵尉,霍去病记仇杀李广子李敢等事,不甚枚举。
说到底,薄昭为何会死,因为汉初几个皇帝特喜欢干过河拆桥的事,刘邦是这样,他儿子刘恒也是,他孙子刘启更是,周亚夫平七国之乱,后被逼死,晁错献策削藩,被落井下石,死的更冤,腰斩于市。(题外话,言归正传。)
酒宴气氛热烈,一是项羽为人豪爽,和朋友肝胆相照,二是项梁出去办事了,去哪了,项羽不说,也没人敢问。所以没什么礼节束缚,大家觥筹交错,酒干得甚是痛快!
是夜,宴席久久方散。
晚上,项府后花园中,树影婆娑,凉风徐徐,池塘边传来阵阵花香及蛙鸣声,项羽、桓楚来此散散酒气,两个小丫鬟提着灯笼前方引路。
桓楚边走边说:“项兄,小弟此来一是拜见项梁叔父,谢收留之恩,二是好久未见项兄,心中甚为挂念,三是有事相求于项兄。”
“哦,有事相求?”项羽一丝疑惑,接着言道:“不知桓兄有何事相求?”
桓楚笑了笑说道:“实不相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