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秦汉风云之独步天下> 第4章 皆非常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皆非常人(1 / 2)

当夜,凉风徐徐,郑老的家门前,众人席地而坐。燃起篝火,干柴因燃烧而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天似穹庐,幽静的山间,别样地一番美景。

篝火之上,支起架子,放上瓦罐煮着野味,香气四溢。桓楚觉得好是好,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了知音与美酒,缺少了“弦断有谁听”的怅惋以及“把酒问青天”的豪情。

郑老的小儿子,郑亮祖依然滔滔不觉地说着今天的狩猎,大呼过瘾。亮祖比桓楚小不了几岁,一来二去,二人边吃边聊,显得十分融洽。经桓楚一顿天南地北的胡侃,亮祖觉得桓楚才识过人,不可能是一介武夫,还没吃完,就要试试桓楚武艺。

原来亮祖大哥耀祖在沛县军中,武艺精熟。闲暇之时,时常传授亮祖武艺。今日,亮祖见桓楚亦是习武之人,心中跃跃欲试,便想比试一番。

郑老见年轻人嬉闹,倒也没什么,便笑着不言。桓楚心想,郑亮祖应该是好武之人,不如趁此传他一些武艺,倒也可以报答郑老收留之恩。

院中,两人切磋武艺起来,经过桓楚一试,发现亮祖武艺极其平常,属于习武之初级境界,健体时期,一般军中锐士,都属于此类境界。而亮祖却发现,桓楚武艺远非自己想象,几招试下来,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郑老也觉的桓楚武艺极高,即使是当年,李将军营中,能胜桓楚者,估计唯李将军等寥寥数人。而且若李将军能赢,也只是赢在气势以及实战经验上,单论武艺,二人应是伯仲之间。

郑老夫人见郑老想的出神,轻轻地拍了拍郑老的手,说道:“是不是见他二人习武切磋,又想起当年自己在李将军麾下的日子啦。”

郑老眼中似乎闪烁着一丝泪光。缓缓道:“是啊,李将军金戈铁马,豪气干云。可惜赵王昏庸,偏听偏信,自毁长城,将军死的冤啊,哎!”

桓楚武艺颇高,可谓耳聪目明,虽和亮祖切磋,但依然将郑老之言听在耳中,心中暗道:“这个所谓的李将军,定是那赵国的大将军李牧。”

桓楚退开数步,郑亮祖知道,自己武艺远远不及,若非对方有意相让,怕是一回合都过不了。于是连忙上前作揖,希望桓楚能多多指点。

桓楚亦乐的还郑老之恩情,便与亮祖坐了下来,一边继续品尝美味,一边告知武学修为及习武要点。

“天下武学修为,可分为四个阶段:健体期、炼骨期、通络期以及明神期”。

见亮祖听的仔细,桓楚接着道:“亮祖,你现在的武艺便属于初学,尚处在健体阶段,假以时日,循序渐进,便可强筋健骨,达到炼骨阶段。

亮祖忙问道:“那通络期以及明神期呢?”

桓楚道:“这两个阶段,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要看个人的先天素质,习武的年龄,以及修为悟性等。有些人终生习武,都不一定达到这两个阶段。”

“譬如通络期,即全身经络运行自如。据我目前所知,有此境界者,不过寥寥数人,一位是我的师傅,可惜已经故去;一位是我的好兄弟。当然,天下之大,应该有比我更强的人。”

“至于明神期,即招无形,器无形,无招胜有招,飞花竹叶可为器,我想世上恐怕无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据传《鬼谷子》一书中曾经提及世间有达此境界之人。遗憾的是该书涉猎庞杂,并未详细记载,究竟何人,又该如何才能达到。所以明神期虽是武学修为的终极阶段,但十分飘渺而不可捉摸。”

“况且鬼谷子传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都早已故去,《鬼谷子》一书或已失传,究竟有没有记载都已不得而知,所以我眼里,这明神期究竟是不是存在怕都是疑问。”

亮祖听得痴迷,随口问道:“桓兄弟,你武艺如此厉害,你师傅和你兄弟比你更强,那你师傅和兄弟究竟是谁啊?”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桓楚反而不知怎么回答。若回答,身份必然暴露。

郑老发现桓楚面露为难之色,便向亮祖道:“亮祖不得无礼,桓林不愿告知其师傅名讳,自然有不得已之苦衷,亮祖不要勉强。”

此时,大家都吃饱喝足,见夜已深,郑老让大家早些歇息。

唯亮祖意犹未尽,缠住桓楚,希望能交个一招半式。桓楚假装板着面孔,遂言道:“你我兄弟相称,没有师徒名分,谈不上传授。今日天色已晚,若想指点,明日开始。”

亮祖见其答应,一脸兴奋之色,倒也干脆,屁颠屁颠地回到屋内睡下了。

倒是郑老和桓楚各自回屋后,难以入睡,都觉得对方绝非简单之人,背后定有着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

************

天朦朦亮,山间不知名的鸟儿就喳喳叫了起来,鸡鸣犬吠,同村之人早晨相遇,不时地传来三言两语,晨光中开始了新的一天。

郑亮祖早早地来屋前,敲了敲门,“桓大哥,起床了没?”言语中充满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嗯,起来了。”桓楚道:“亮祖,先帮你娘亲做点事情吧,我梳洗一下,便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