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故宫看看,是韩钉很久以前就有的愿望,所以他毫不犹豫就选择了逛故宫。大概是因为他年幼的缘故,也或许是大家都无所谓到哪玩,总之谁也没有出声反对。
韩钉很威风地进了故宫,身边傍个美女,七条壮实的大汉跟在后边,一看就是款爷的后代富二代,至少也是什么星二代之类的。
就凭这阵势,绝没人会想到,这小屁孩几天前还是个没见过几块钱的乡村小子。
除了韩钉外,其他几人都曾逛过故宫,但都是走马观花式转转。
陪韩钉逛了不到半小时,几人都觉得应该反过来,是他们没来过,而韩定就是在这里面长大的。
因为韩钉对里面的结构非常熟悉,对那些典故传说什么的也是张嘴就来,随便问个问题,他也能讲个滔滔不绝。韩钉之所以熟悉故宫,是依赖于他超级变态的记忆力,过目不忘还能很持久。
讲着讲着,就把韩钉的劲头给激发了,什么典故,诗词,传说流水般哗哗地从嘴里倾倒出来,很招人眼球。
不知不觉间,他们身边就围了一大群人,还有四五个挂着导游证的导游也夹在其间。她们的顾客围过来听韩钉讲了,她们还能怎么样。
几小时逛下来,韩钉出尽了风头,身边围满了崇拜者,也让那几个无奈地跟在他身后的专业导游嫉妒不已。
“哈哈,老弟,你再讲下去,这里有好多人要失业了,回吧。”潘劲松看看时间不早了,不禁有些心悸,毕竟故宫里的神秘传说太多,他很怕那些个传说中的东西附上身体。
出了故宫,潘劲松对刘大强说了个地址,两辆车就直奔“好烤鸭”而去。
到京城,吃烤鸭对初次到京城旅游的人来说,自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韩钉来说,好不好吃他不知道也不在乎,贫寒人家出来的孩子,有肉吃就是好事,那还能顾得上讲究什么好吃不好吃。
但这东西名声非常大,这个倒是有所耳闻,也在很多书籍里见识过文学性的描述。而且在列车上也曾计划着找时间去奢侈一次,但想想养父和肖辉为他筹集学费付出那么多,他还真下不了决心。
现在好了,烤熟的鸭子至少有一只是飞不了啦,室友大哥要买单请客,这可是不吃白不吃的事儿。当然了,韩钉心中也明白自己必须在今后的相处中对他们有所回报的。
在京城,“好烤鸭”的名声并不大,也就是二流店罢了,但在这里消费真的很实惠,大家都是学生更看重的是经济上实惠,味道什么的也就不会过分追求,其实呢“好烤鸭”的味道也不必那些个名店差。
其实社会就是这样,同样水准的菜肴在不同等级的地方出来,绝对是天差地别的价格。
就拿国内的一些名酒来说,到国外溜达了一大圈成为“海归”后,价格还比国内低。为什么?人家老外都不稀罕的东西,肯定是不值钱的玩意。
这就是华夏人的劣根推出的搞笑剧。
进了订好的包间,上菜开酒,九个菜,除了摆在韩钉面前的一只烤鸭外,还有八只烤鸭。由于离学校远,讲好了朴任婻和刘大强负责开车不喝酒,其他人随便喝点。
韩钉很不习惯吃饭的时候旁边站个人,就问潘劲松:“哥,咱能不能自个倒酒?身边站个人,吃喝都不舒服。”
潘劲松哈哈一笑,挥手让服务生离开。而朴任婻也很乖巧很自觉地担任起倒酒小丫的职责,麻溜地倒满七杯,然后就看着韩钉,心想:“50多度的五粮液,看你怎么喝进去。”
端起杯,韩钉皱皱眉,说:“哥几个,这杯也太小了吧?”
一听韩钉嫌杯子小,朴任婻心里就暗笑,二两杯你嫌小,难道想用碗?
“呵呵,老弟,你的海量哥几个昨晚领教了,今天你就将就将就吧,实在熬不住你的疯狂。”昨晚除了铁汉比韩钉多喝了点,其他人都在四瓶左右就举了白旗。
虽然铁汉喝得多一点,但他醉了,而韩钉不但没醉,还把一群醉鬼服侍好了。这就令人佩服了。
“老弟,昨晚喝得痛快,只是不服气,真么就喝输给你了。”铁汉笑呵呵地说。
铁汉是真的打内心服了,昨晚虽然醉了,但脑子还是清醒的,韩钉喝了那么多,不但身不晃步不乱,还能把他这条150多斤的醉鬼弄上床,就凭这一点,他哪还有不佩服的理由。
一番推杯换盏之后,随便搞几口就不知不觉陷进去了。好喝一口的人都知道,上桌前说定喝三杯,但最终结果总是三杯乘N的结果。
这几哥们根本没按预定的计划进行,饭一口没吃,上来的点心也没动一下,一斤装的五粮液已经空了十多瓶。
姜少叶最先挡不住,起身去了卫生间。其他人却继续轮番轰炸韩钉,都想看看这小子到底能喝多少。
朴任婻一看就火了,很不高兴地说:“哎哎,哥几个,韩钉尚未成年哈,你们以大欺小是不是过了点?”
“呵呵,这小子,他不欺负咱们就是烧高香了,他那酒量没个底,想他醉还早着呢。”铁汉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