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藏海密码> 第3章 大沙漠(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大沙漠(下)(1 / 2)

沙漠中没有提前修建出的公路行走,卡车只能走在沙漠的表层之上,从早晨行驶到晚上,因为车轱辘陷进沙坑中的次数越来越多,一直找到了一条早期的河道,才算是一路上比较平稳行驶。

我借着月光的帮助下,发现河床中不仅仅有稀少动植物的枯骨,还有零希的人类脑袋骷髅骨,从来到这里以来长时间的积累下,听老一辈的驻扎兵,说这片沙漠在所有的新疆人口中,称之为死亡之海。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

缺水的情况造成就算是沙漠的周围区域,也不会有牧民牧羊的存在,沙漠没有固定的人口。猎人定时造访,但这一地区的土地由于实际上由于缺乏植被,而不为畜牧业者所用。

在车辆行走了四五个小时左右,看了一下手表已经是夜间八点钟,前一段的时间都是微微的沙尘天气,并没有感到十分的不应。猴子是南方过来的人,起初非常不适应沙尘天气。而北方人在每天适应沙尘天气下,早已经形成了风沙眼。

这个时间段往往都是风气不大之时,可是偏偏风声渐渐大了起来,不停的有沙粒子吹进车斗内,不少的队员都被风沙打醒,嘴里抱怨着沙漠中变化无常的天气。

猴子从睡梦中醒来,摸了一下脸上,全是灰色的沙尘,抱怨道:“又要睡不好觉了!”

以我多年处在北方多风沙天气习惯下,望了望天空发现原本繁星的天空,已经变得阴暗下来。通常在不发生沙尘天气的地方,会以为是阴天要下暴雨的预兆,不过在大沙漠中,这种天气的预兆,就是会有一场不小的沙尘袭来。

我的家乡虽然也是经常刮起沙尘,不过比起大沙漠来言,根本没有可比性。从强度上来说,沙尘分为:浮尘天气过程、扬沙天气过程、沙尘暴天气过程和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在塔克拉玛干的沙尘级别,最低都是扬沙天气过程,人的皮肤会因为风沙原因,年轻的在三十岁左右,皮肤就会变得粗糙。

车上坐着一位技术员,他叫马林,天津本地户口人,从事的专业就是风沙治理。从背包中拿出了测试风速的仪器,当看到了仪器显示的风速,他就是彻底有了一些惊讶。

“八级!”他身边的一位工程兵被风速吓的惊讶叫道。

八级的风速就是沙尘暴天气的预兆,能够带来的破坏是语言上无法描述。比如,我们营部在四个月前就是经历了一次八级的沙尘暴,在风沙过后营帐的帐篷,包括做饭的炊具,全部给刮得无影无踪,害的我们挨饿了四天时间,才是从外地运回来崭新的装备。

虽然,当时的浓见度在500米以内,不过技术员对我们说,可能只是暂时的细微变化。如果风沙继续的狂吹不停,极有可能发生更大规模的风沙。

更大规模的沙尘,指的是浓见度只到50米,不要说我们卡车能不能行驶,就说人在沙漠上行走也是极其费劲,并且带来的伤害无法估量。

猴子对我说现在所面临的情况,就是上帝在和我们玩一个游戏,意外中将你带入死亡之海,可以穿越过去的就是幸运,穿越不过去只能等死。

老蒙没有搭理我和猴子的言谈,站了起来扒着车前的护栏,向着车厢前面看去。从小往上看去发现他的嘴角扬起一丝担忧之色,我也是迅速的站了起来,跟着他一起望向前方。前方刮来的风让我们眼睛根本无法睁开,并且沙粒子打在脸上,非常的生痛。

但是当看清了眼前的情景,心里从到脸上都是惊出了汗水,因为离我们估计有着一定距离,一条如同屏障的黑墙,正在慢慢的临近。

“这是黑风沙!”老蒙在嘴里硬是挤出了这三个字。

我和老蒙重新蹲了下去,他对我问道,有没有听说过塔克拉玛干的诅咒?我摇头说从来没有听说过,他对我说,并且猴子也是在一边听着。

传说在十六世纪中期,大沙漠是中亚贸易必行之路,当时的这里并不是像现今,如此的荒凉没有人际。然而,到15~16世纪时,通往东亚的海路已经取代了古老的陆路。一连数世纪,对于欧洲人来说,沙漠及其绿洲城镇成为神秘的僻壤。在三面围绕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高耸山脉和其馀一边毗连的令人生畏的戈壁,严酷地限制了对这一极难穿越地区的接近。

古老的陆路上曾经通行一类传教士,在通行到沙漠中心,忽然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黑色沙尘,所有的传教士被风沙吹得系数不见。之后就是传言,当黑沙风的来临,就是代表古老的诅咒又要重生。

卡车因为风速越来越大,已经无法在河床中行走,本来司机是想停止行进,暂避过风沙后在是行驶。不过风力的原因,就算卡车已经停止下来,可是由于风速太大的原因,徐徐的向着沙坡下行驶过去。

坐在卡车车斗上的我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可以看清卡车正在向沙坡滑落,有人已经窜到了卡车前棚子,拍打着前车铁皮谩骂不停,骂道:“尼玛,快停车,快停车!”

猴子紧紧的抓着车栏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