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章赵一凡小心谨慎,邵凌风大度包容
人群散后,邵凌风把赵一凡父亲请到办公室攀谈。
“老人家,你老康健啊!”邵凌风给赵父倒了杯水。
“谢谢书记,农村人,身子骨就是硬朗,这没啥子得。”赵父赶紧起身接过杯子。
“你老怎么不搬到城里和一凡一起住呢?”邵凌风关切地问。
“在农村住惯了,进城反而不习惯,再说,我也不能给一凡找麻烦,增加他的负担,虽然我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还吃得住得,和乡亲们在一起,也感觉舒坦得多了。”赵父笑笑说。
邵凌风给他点上一只烟,感叹地说:“你老人家说得好啊,言传身教,因为有你这位老父亲,也才有了一凡这位好同志,在这方面,你们父子做得太好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封建社会的遗毒,可是现在在我们政府官员中也有不少啊,只要一人当官,七大姑八大姨,安排在各个部门,让老百姓深恶痛绝,我们一定要坚决制止这种行为,再树社会正气。”
“邵书记太抬举了,我和一凡的妈妈就他这么一个儿子,我们只是想出个人才不容易,最担心的就是怕他沾染不好的东西,一不小心毁了自己。”赵父谦虚中透露出骄傲,“不过有邵书记这样的好领导,我就更放心了。”
赵一凡走了进来,给邵凌风和父亲加满水后,征求他们的意见是不是该吃饭了。
“呵呵,是啊,是该吃饭了,你看你父亲从家里来,这山遥路远、风吹雨打的,今天我请客,就在市委食堂吃顿便饭吧!”邵凌风笑着说。
“这怎么当得起呢?”赵父嘴上推辞,却已经站起来了。
三人到了食堂,邵凌风把菜单推给赵父:“老人家,难得来一趟,你来点菜吧!”
“这,这那里行,还是书记你来。”赵父连连摆手。
邵凌风便不推辞,便点了一个回锅肉、一个麻婆豆腐、一个红烧茄子、一个紫菜蛋花汤,菜上来后,赵父瞪大眼睛,不信地说:“邵书记,你每顿吃的菜就这些啊?这也太简单了吧,比我们农村的生活好像都还差了点呢!”
“哈哈哈哈!”邵凌风大笑起来,“老人家,这就对了,只要人民的生活比我们官员过得好,那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就算成功了。你想想,我们官员不参加生产,不直接产生社会财富,我们能有这样的生活,就应该感谢老百姓的馈赠,是你们养活我们,你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一点,是每个官员都不应该忘记的。”
因为下午要上班,邵凌风和赵一凡喝饮料,赵父要了一瓶啤酒。
“老人家,啤酒喝得惯么,要不来点白酒吧?”邵凌风问道。
“不,还是啤酒好,养身,又不上头。”赵父见邵凌风平易近人,也放松了,接着还说了个笑话:“这个啤酒刚传入我们乡下的时候,大家喝不惯,感觉有那么点马尿气气。后来有人说,你多喝一口,喝多了就舒服了,果然,现在我们农村老年人都改喝啤酒了,特别是,白酒的假酒又多。”
“老人家,菜虽然简单点,但我请这顿饭还是有目的:就是要向你了解现在农村的真实情况。”邵凌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这个市委书记,官要说不大也大,下乡根本了解不到真实情况,可是你有什么办法,总不能微服私访吧,那样虽然密切联系群众,却和干部疏远了,疏远了干部,那这工作怎么做呢?因此必须两者兼顾,才能在其政谋其政。可是因此得到的信息也是预先设计好的,你想,连总理人家都敢骗,何况我一个小小的市委书记!所以,我希望老人家放开,不要顾虑,好好给我摆摆农村的情况。”
“爸爸,你就给书记随便摆摆吧,书记不会见怪的。”赵一凡这会才插了一句话,不过还是桌子下用脚轻轻蹭了父亲一下。
不过赵父已经会意,他沉吟了一下,说:“难得书记这样关心我们农民,说实在的,我们农民的日子比过去好得太多了,八几年我们还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现在温饱已经不成问题了,特别是现在种地不用上粮上税,政府还有补贴,这样的好日子,都是共产党给我们的,感谢党,感谢政府!”
“老人家,好话就不用说了,如果我们执政党连这点都做不好,我们还有何面目坐在台上呢?”邵凌风没想到这个农村老人居然也会歌功颂德,倒是大出意外,“你就谈谈具体还有那些困难?”
“这个……”赵父看看邵凌风,又看看邵凌风。
“没事,你就照直说!”赵一凡说,但桌子下又蹭了老父一脚。
“那我就直说了。”赵父鼓起勇气说:“要说不好,就是乡镇那些干部对老百姓的态度还是有点生硬,我们老百姓都说大官好见,小鬼难说,当然对我还是很好的,毕竟一凡在市里嘛,不过乡亲们就不行了,要办成一件事,要找好多人,这个推那个,那个又推这个,搞得乡亲们经常来找我,说我市里有人,我出面好办事,可是我也想借儿子的名义来办事,这样对一凡影响不好,可是不办呢,又是乡里乡亲的,不是亲戚就是朋友,实在太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