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季长风的话,叶凡还是有些懵懂。不是他不明白自己第一层紫霞功修炼圆满了,而是那有关内家真力的内容,什么身心合一即是内家真力,彻底把他给打懵了,不由自主地摸着鼻子:“教官,你说那身心合一就是内家真力,我没听明白。”
季长风白了一眼叶凡:“知道你不懂,要是你懂了,还要我来饶舌?”
“说的也是啊。”叶凡点点头:“那您就别绕绕了行不行,说直接点!”
哪想得到季长风忽然脚下一飘,右脚顺势抬起就向叶凡的小腿胫骨踹了过来,这一脚势狠力沉,来得也极其突然,就跟惊了的马忽然抬脚踢人似的。这脚无声无息,来得也突然,可说也怪哉,就在季长风将起腿未起腿的前一瞬间,叶凡的小腿莫名就有反应,自然而然就往后退了一步。
这一退自然就避过了季长风这无声无息地一踹,很显然季长风并不打算就这么放过他,一脚不中下一脚又踹了出来,一脚不中又是一脚,一连踹了叶凡三脚。远远看去就好像季长风和叶凡在玩踩脚游戏,一个踩一个躲,如果不是速度实在太快的话,看上去可不就像是农村小孩们玩的那种脚踩脚的玩意么?
见叶凡轻轻松松就躲过了自己这无声无息的连环三脚,季长风微微笑道:“怎样,现在明白了什么是内家真力了吗?”
刚才季长风给他讲的仅仅停留在概念上,常言道的好,空练十年不如临敌真打一拳,武功这种东西从产生那天开始就是为了和人打架用的,如果不经历实战的磨练,那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有些精微奥妙的地方仅靠个人的空想是体会不到的。
季长风起脚之前,头不低,肩不抬,说踹就踹,事先绝无半分征兆,可他攻击的心念甫动,叶凡即将被攻击的部位就莫名有了一种感应。这种感应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奇异的直觉,但若细细品味,就可以知道这绝对不是那么简单。
身心间一有感应,身体就自然而然做出了反应,这种反应既来自于自己也来自于身体,两者间无法分别彼此。
还有一种说法叫做眼高手低,这当然是一个贬义词,说的是那些言行不一的人,但是在武功的学习上,也往往有一种情况就是明明心里明白该怎样,可身体却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愿作出相应的反应。比如明明对手一拳朝自己脸打来,谁都知道该侧脸躲避,可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就是另一回事,很多人要么就是下意识地躲了开来,躲过了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躲过的,要么就是压根无法躲避。如果出拳的人速度太快,超越了这种下意识反应的速度,普通人十有**是躲不开的,只能眼睁睁被人打成国家特级保护动物——大熊猫。
那么什么是身心合一呢?
想躲过就躲过,心里想做怎样的动作,身体立即就能跟上;下意识避过了对手的来招自己也清楚是怎样避过了,相对于那种躲过了也不知道自己怎样躲过的人多了一种清明。只有有了这种成就的前提下,才能说得上内家劲力。
也有这样的情形,常年习练外家功夫,由于肯吃苦,肯下功夫,肯用心而收获了这种临危不乱,身心合一的功夫境界,这种人不练内功啊,那么他们这种功夫境界又是怎样得来的呢?
这个很好理解,也很好解释。
身心合一并非苦修武功才能得来,其实平常人也自然而然地就做到了,比如伸手端起一个水杯,首先要有端起这个杯子的念头,这样身体才能作出相应的动作;天冷了,我们也就知道该加衣裳,有了加衣裳这个念头,身体才会去加衣裳。所以身心合一人人都能做到,身心无时无刻不在一起。
可问题来了,任何时候都能做到身心合一吗?
比如猝然遇到紧急突发事件的时候,能做到吗?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那这个世界上就会少发生不知道多少起交通事故了。很显然,的确人人在平常不紧急的时候,身心如一,可一旦发生了紧急事故,由于临机惊慌失措,自我失去了对外界正确的判断,此时身心自然不能如一,往往就会发生一系列的悲剧。
身心合一并非虚谈,在任何情况下皆能保持自我心念的冷静与理智,不受外界突发情况和这样那样的意外的刺激的扰动,这就需要专门修炼和训练了。
长期习练外家武功的人,看上去的确没有经过打坐入定的过程,但由于处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和训练状态下不断训练,当然也可以由外而内达到内家高手所求得的身心合一之境。如果外家功夫练到了这个地步,也不是普通的功夫了,意味着这个人已经将武功练到了骨子里精神中,随时随地都保持着应有的警惕,一旦遇到突发状况,自然也能做得到身心合一。所以世间法到了高绝处,殊途同归就是这个道理了。
内家修炼内修外铄,首先就要达到这种状态,然后在日常状态下境界不失,那么修炼相应的外功自然事半功倍;相对于不断锤炼形体而求得相应境界来说,自然要轻松许多。不过内功也不是那么好练的,没有明白人指点极容易练出问题,不是照着书就能练出来的。一个人的心中一秒钟的时间内要划过多少念头,难以计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