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是,此时此刻她们的一对儿女正在金沙岛天书洞的海水里经历着一场生死劫难。
在灌满海水的天书洞中,江洋一手拉着宋晶兰,一手抓住洞壁的一块岩石,拼尽全力顶住急流的冲击。宋晶兰忍不住又喝了一口海水,一串水泡从她的口中冒出来。好在经过这一轮灌水后的天书洞,水位已经处于极限,进去后的海水遇到阻力后产生回流。江洋的一只脚踏着洞边一块突出的岩石,借着回流冲力,拉着宋晶兰用力窜出了洞外。
凭经验他们知道马上会有海潮扑上来,如果朝岸边游搞不好会撞上岩石。两人也算是海边人精,出了岩洞后象两条沙鱼似地直窜大海,在水下潜游十几米后才钻出水面。宋晶兰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海水,见江洋也已钻出水面便向岸边回游,江洋在后面紧随着。两人艰难地游到岸边,宋晶兰伸手抓住一块礁石,想攀上岩顶去,却没有成功,无奈地滑落下来。
江洋恰好赶到晶兰身后,便鼓励说:“别歇劲,再来,我帮你。”
宋晶兰回头感激地看了一眼江洋,再次伸手抓紧礁石,江洋在后边用力推宋晶兰的屁股,借着涨潮的推力,江洋猛力上窜,宋晶兰顺势借力爬上岩石顶端,她扒在岩石上直喘气,回身伸手来拉江洋,边自言自语道:“妈呀,差点没命了。”
江洋在用力向上一窜之后由于没有落脚之处,只好重回水中,双脚在岩石上一蹬,再次钻入海中。宋晶兰回过头来见没了江洋,大吃一惊,大叫一声:“江洋!”好在话音未落,江洋已在海水里冒出头来,朝着她招了招手,喊道:“你坐稳了,别管我。”宋晶兰还是不放心,着急地喊道:“快上来。”江洋艰难地游向宋晶兰,宋晶兰伸手去拉,江洋摇摇头,抓住一块岩石的边缘,用力一踹,爬上了岩石顶。
江洋扶起宋晶兰,两人坐在岩石上,江洋说:“都是我不好,要不是我贪睡,也不至于这样。”
宋晶兰抬头温柔地看着江洋,说:“别那么认真了。”忽然看到江洋的手臂上还钳着一只蟹钳,惊奇之后笑着问:“江洋,你手臂上怎么长出蟹钳来了。”江洋这才想起青蟹救命这一经过,回头看左手臂上还留着那只救命青蟹的大钳。说也奇怪,这个蟹钳还真有点让江洋肃然起敬,在江洋看来,如果没有这只青蟹的舍钳相救,他和晶兰很可能今天就命丧天书洞了,天书洞岂不成了现代的梁祝坟墓。这样想着,目光就凝聚在这只蟹钳上不动了。
宋晶兰以为自已一句玩笑话让江洋当了真,想不明白手臂怎么长了蟹钳。赶紧说:“别傻想了,这蟹钳是蟹钳上去的啦。来,我帮你把它拿下来吧,怎么被蟹钳了都没见你叫痛。”说着,伸手帮江洋取蟹钳。青蟹这种动物有一种奇特之处,它长了两个大钳子,这大钳子即是它捞取食物的手,又是它抵御外敌的兵器,但是在关键时刻,它却能弃之不顾。比如钳住人的手,如果你不再想抓它,没有下步动作,它放开你就跑了,但如果决意要对付它,它就越钳越紧,实在斗不过你受到严重威胁时,它丢下钳子,当你还在想着怎么取下钳子,怎么疗伤的时候它逃命去了。别担心它会从此残疾,过不了多久,经过几次退壳,它又会长出一个小钳,再由小钳变成大钳。蓬莱曾经有人在捕蟹时被这种青蟹活活钳死,就是不知道它有这种特性,那人在海涂上逮了一只一斤多重的青蟹,操作不当,被青蟹的一只钳子钳住了手。那个痛啊,撕心裂肺的,但他又舍不得那只青蟹,青蟹支着两眼看他还有什么动作。那人既不想舍弃青蟹,又忍不住被钳着的痛,一狠心,提起被钳着的手往嘴里塞,打算用牙齿咬碎青蟹的钳子,估计他平时在餐桌上都是这样对付青蟹的钳子的。那只青蟹看到他直接把自已提起来,没有放它走的意思,便钳住手不放,见他往嘴里送,估计没感觉到太大的危险,必竟平时人们往嘴里送的蟹都是烧熟的,而它又没被烧熟过,就没舍弃钳子,而是用另一只大钳迅速****那人下巴下面的脖子,死命地钳住了他的喉管。等那人反映过来要去用手扒开钳子时,这蟹钳便无论如何扒不开了,很快那人便在挣扎中死了,等别人发现他时,那只青蟹己经支着两眼横行着钻回了洞里。
宋晶兰从小长在海边,知道江洋手臂上的这只蟹钳是青蟹在紧急状态下主动作出弃钳逃生决定留下的,这种蟹钳与青蟹被打死或硬扯下来留下的钳子不一样。前一种钳子的钳劲持久不退,后一种钳劲却会很快消失。要取下江洋手臂上的蟹钳最好的办法是破坏这只蟹钳,宋晶兰没有多想,拿过江洋的手臂往嘴里送,一口咬碎了蟹钳。江洋想阻止己经来不及了,只好从晶兰手里把取下的蟹钳拿过来,恭恭敬敬地放在石头上,双手放在胸前,默默地向这只蟹钳表达敬意。宋晶兰觉得莫名其妙,一只钳了你手臂的青蟹钳,你还如此待它,什么意思。她知道江洋不是那种随便装模作样开玩笑的人,这样做一定有他的意思,便问:“这只青蟹前生认识你,还是你认识它前生。”宋晶兰这话本来带有点开玩笑性质的,不想江洋听后反而更加一脸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