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扶摇长歌> 第十四章:意气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意气生(1 / 3)

竹林浩淼,是西昆仑历代剑子的闭关修行的首选之地,西昆仑虽然重大道长生轻神通法术,可也是出了数十位剑道通圣境的大宗师,每位登上九十九座剑道高山巅峰之人,都在此留下了自己气机感悟,毕生的剑道精髓,这片占据整座山峰的浩淼竹林可谓是除去春秋剑阁以外,天下剑士最向往的地方,十几位大宗师的剑道精义感悟,简直就是一卷无上剑道法门。

左千炀越往竹林深处走去,越可见青竹中隐隐有白芒游动,如鱼游水,神异无比。

再往前走了十里路,十里道途剑气寒,不但青竹中见剑气白芒,四周也散落着驳杂剑气,左千炀极力收敛自身气机,生怕不慎引动了竹林中的剑气攻击,那可是十多位大宗师的倾力一剑,自己师傅都未必能安然挡下这一剑,更何况自己这个连法力神通都未曾修炼的明窍修士。

左千炀一路上不断伸手去弹敲青竹,初始不过是竹节中空之音,随着他越往深处行去,敲击青竹时隐隐有金石相击之音,数百年剑气洗练,这些驳杂剑气剑意都渗进竹林根髓里,青衣抬头向上望,根根青竹笔直如剑,一望无际,像是一柄柄长剑倒插于地,身处其外,自是觉着竹林浩淼如海如潮,令人心怡神旷,身处其中,才蓦然惊觉这放眼过去无涯无际的竹林,像是一座大池塘,剑气森寒,望之生畏。

左千炀艰难走过这数十里路途,像是走进雷池一般,如履薄冰。在这里行走气机泄露半分都是形神俱灭的下场,一般除却剑道上有天赋灵性之人可走进这片竹林外,昆仑弟子大多都视这方灵秀之地为险途凶地,不愿靠近。

“十二玄窍紧锁不开,只能徐徐图之,以五行阴阳玄妙之气打磨开窍,自然是最稳妥的法子。”

“可三年后闯关在即,采取五行,吸纳阴阳,足足三月才可打通十二窍。”

“不修神通,不练法术,如何下山?时不待我。”

青衣少年停下脚步,眼神缥缈,对着空旷竹林自言自语,片刻后,似是下定何种决心,大步向前走去,有如将军赴疆场,带有决死之心。

竹楼里,高冠博带的观棋师叔不忍再看,偏过头去,无奈道:“何苦,何苦。身处清静地,却不得清静。不问三千大道,不求万般法术,如此不惜命的修行是何苦呢!”

..。

竹林外,一方石崖上,灰袍散发的澹台长明心中一紧,望着那个背影决然的青衣少年,心境早已如古井不生波澜的他有些惘然有些欣喜,惘然于徒弟的果决选择,欣喜于自己果然没有收错徒弟。

澹台长明一脸自嘲道:“千炀啊,你这个徒弟强过师傅太多了。”

这个沉寂已百年的昆仑剑仙豪迈笑道:“且看看我还挡不挡得下这一剑。”

..

竹林里一路前行不停的左千炀走得格外辛苦,明窍修士气机未曾修得圆满不外泄,时时有细微气机流露在外,引动竹林剑气,他极力收敛,却还是让这无数遗留剑气损伤心神,摧残自身。

前面赫然突兀的一方低矮石崖就是西昆仑历代剑子的闭关之地,也是那十几位大宗师养孕剑意,洗练剑气,演练剑术,最后成就他们剑道巅峰之地。

剑崖在望,不过几里路程,可左千炀已有些神志涣散,他眼中所见皆是如丝如缕如风如雪的漫天剑气,他每踏出一步,便有漫天风雪席卷而下,如针如刺,全身上下虽不见淋漓鲜血,可心中却好像被千万根针扎过刺过一般,疼痛直入骨髓之中,难以忍受。

一直对剑道只限于纸张玉简之上的了解的左千炀闭上双眼,艰难前行,他竭力摒弃五感六识,澄澈心境,进入空冥胎息之境。

辨不清方向的他将腰间那柄竹剑拿下,搀扶前行,口中不住默念:“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左千炀双眼闭阖,看不见周遭外物景色,辨不清东南西北方向,可心内却是澄澈如碧空,默念佛门心经,平复心境,他十年养气间,曾许多次达到过“物我两忘”的难得境界,如今他要以佛门经文镇心湖,以道教吐纳宁神意,闭上双眼的他所见天地大不相同,周遭景色模糊不清,像是蒙上一层轻纱,迷迷蒙蒙,无上下东西,无浩淼竹海,前路只有漫卷剑气,白芒青气各种变化,大小不一,形态万千,如灵活游鱼,如威武将军,如御前天子。

“这便是师傅常说的剑气剑意?”

左千炀拄着材质坚实的竹剑,蹒跚前行,周身如针扎刺的痛苦渐渐有所消减,仿佛有一道清光自头上灌顶而下,全身上下各种病痛苦难一一离去,污垢杂尘散出体外,他从未觉得自己有如此干净过,肉身躯壳好似一块宝玉,通透如一,无尘无垢,洁净无比。

常常阅览背诵藏书阁中各种杂书的他震惊万分,无论是杂书野史还是正宗典籍,都有明确详细记载,证地仙者身具十六异象,天仙二十三宝象,佛祖菩萨金刚罗汉,各有其象,一一不等。其中排列第一的就是无尘无垢通透洁净的天仙体魄,刀兵雷劫皆莫能伤,凡修成此体魄之人,无不是立于三界五行之外的大造化者,超脱生死的仙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