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回首风云岁月> 第110章 兄弟再次相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兄弟再次相会(2 / 2)

务,他已参加过两次。工作内容和程序,他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同时他还向孔文学会了如何识别军用地图;还有,自己的朝鲜语,如找向导、问路以及日常的生活交谈,不仅能讲而且讲得还比较流利,朝鲜老百姓一般能够听懂。

这天晚上,在家兴的带领下,所有参加指挥所的人员,都轻装上阵,准时出发。队伍基本是按地图行军,当然还有张荣和福喜排长不断的指点和纠正。为了抢时间,队伍行军今晚离开了公路,按直线行走小路。一路上是翻山越岭、涉水过河,真是逢山过山、逢河涉水,虽然非常艰苦,人人都是大汗淋漓,又饥又渴。但时间抢到了,不到半夜十二点钟,就比较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

半夜里,队伍一到目的地,家兴马上做好了指挥所开设前期的一切准备工作。两个工兵排动手挖指挥所掩蔽部,电话排架设上下通讯线路,无线班架设电台,警卫排布好警卫岗哨,侦察排对周围地形、环境,作周密的侦察,炊事人员就地支灶煮饭。

第二天中午,所有的准备工作经检查全部完成。十二时正,负责指挥这次战斗的军首长,乘着吉普车来到指挥所,进入掩蔽部后立即着手对战斗的进行,实施组织指挥。电话连一排这次担任架设三条线路,分别通向兵团、第一线师、第一线团的三个前进指挥所。兵团前进指挥所离开这儿也不远,只有三、四拐电话线的距离。

指挥所开设完毕,家兴倒反而没有事情要做了。老孙监听的线路是通往兵团前进指挥所的。家兴就坐到老孙身旁,笑着说:“老孙,兵团总机班是谁在守机?”

“是小许,有什么事?”老孙问。

“请你问问他,是不是知道,兵团俘虏管理处从上海新来的英语翻译,叫沈君兰的,这次有没有到前线来。”家兴说。

“就是你那个兄弟。好,我问问看。”老孙说着开始帮家兴寻找起沈君兰。

这事情也巧透了,沈君兰不仅来到了前线,而且正好来到兵团前进指挥所的总机班,他也在试图能否找到家兴。对面小许就问,是谁找沈翻译,老孙就对小许说,有个叫李家兴的在找他。这时,老孙就随手把电话听筒递给了家兴。家兴接过听筒往耳朵上一靠,君兰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在家兴耳边响起。

“我是君兰、君兰-----您是-----家----家---”

“我是----家----家兴----”两人确实是非常激动,在电话上竟然都无法说下去了。

还是老孙善解人意,把家兴手里的电话听筒接了过去,说:“是沈翻译吗?你在哪里?我叫小李来看你。”

“你们在哪里?”对方问道。

“我们就在你的正南面,昭阳江边的无名高地上。”

“我知道了,我马上就过来。”君兰在电话上说。

“小李,你的好兄弟立刻过来!”老孙就对家兴说。

“我去接接他!”家兴说完立即上了无名高地。

家兴在无名高地上看到兵团指挥所方向,君兰正隐蔽地朝南面,向无名高地快步而来。这对难兄难弟在这个时刻、地点,又能碰到一起,真是连做梦也想不到的。两人相见,又相互紧紧拥抱着,都没有说话,而且都流下了眼泪。

此时的两个人是喜还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真是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这两个青年还是像孩子似的,互相替对方擦去眼角边的泪水。见此情景,连在旁边的老孙和福喜排长,也被深深地感动了。还是做大哥的家兴,抑制住激动心情,说:“上次见面时间确实太短,心里话还来不及说就分了手,今天好好地补叙一下。”

家兴先说了在松江分别后的景况。他到了部队,入了朝鲜,从当电灯兵、电话兵、文化教员、现在组织上看重他,又让他升任了政治副指导员,而且还入了党。但是这些都无所谓,最最主要的是想家,想妈妈、姐姐,想弟妹,想锦绣。什么是相思之苦!这下真是有了深刻的了解,真是刻骨铭心!

要问接下去是什么样的情况,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