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者们,按照次序一个一个的走到他的跟前,他们来说自己个人信息和求职意向,由李胜为他们代笔书写。
执笔书写的李胜头也不抬地问走到他身前的一个精壮小伙子道:“你叫什么名字?”
“俺姓李,由于俺从小吃饭吃的多,饭量跟一只小牛犊似的,俺长大后也力气壮的也牛,俺爹给俺取名叫李大牛。”
日啊,取个名字还要费如此的周折,不都是婴儿呱呱坠地时就取好了名字么,这位老兄倒是可好,他爹在他长大成人后才起了一个这么牛气哄哄的名字,真是草地漫山遍野什么牛都有啊。李胜忍俊不禁地继续问道:“籍贯是哪里?”
“这位小兄弟,俺家在一个穷山僻壤的村子,离这都城长安有好几百里地路程呢?俺那个村庄的名字唤作李庄。”
晕了?谁他娘的问你村叫啥名了,这武周国这么大,叫李庄这个名字的村子没有上百也有几十吧。唉,没有文化真可怕,真是答非所问呐。李胜微微摇晃着脑袋,强压住心中怒火继续和善地问道:“老兄,你那个李庄村属哪个县?”
“哦,原来是小兄弟问我老家是那个县啊?俺被你一问给搞糊涂了,还以为是村名呢。俺是河南道吴县人氏。”
大哥,你这不是再玩我么,你这次回答的不是挺好么,怎么第一次就不好好地回答呢。你可晓得你身后还站着好几百人呢,咱能不能有一点同情心,照此下去,我还不得累死啊。李胜轻轻叹了一口气,干脆一口气把该问的问完:“老兄,你现居何处?多大年岁?婚配状况?育有几子几女?你和你家娘子分别从事什么行当?你的个人特长是什么?你想从事什么行当?对于薪酬待遇有什么要求?就这些问题,老兄,你想好了一个一个回答我一下好吧。”
“俺现今暂居在长安汉正街李家胡同二十一号,今年三十有五,十年前就已成亲,先有一儿一女,俺以前是在一个大户人家做看家护院的家丁,俺家内人在一个员外家做下人,要说俺有什么特长,俺的身体比一般的男子要长些算不算呢?俺这个人不求什么不义之财,每个月发上三钱银子就行。小兄弟,你看俺回答的这些话,说的还可以不?”
可以,可以,你说什么都可以。照你这样说的,估计那个顾主看了都直接会掠过的,还他娘的想找一份三钱银子的工作,奶奶的,老兄你还是继续干家丁比较稳妥。李胜心里虽然这样说,但却不能够表现出来,微微地点了点头。
见到那精壮汉子回答完自己的问话却没有离开的意思,李胜又不好直接撵人,只得清了清嗓子喊道:“请下一位!”
经过头几个人的问话流程渐渐成熟了以后,接下来就顺利了很多。不过,加上求职者和招聘者五六百人,每个人从最初的半刻时辰,慢慢地缩短到了一刻功夫可以问答十余人。尽管如此下来,问答完毕却也花费了一个多时辰了。
待问答完毕后,李胜拿着手中一个个书写着繁简体掺杂其中的简历,心底还是油然而出了一种自豪感来。不过,接下来把和谐纸张要张贴到身后的那一堵半丈见方的墙壁之上,单凭他自己的话,恐怕又得要花费掉他大量的时间了。
一筹莫展之际,李胜见到刘明刘亮兄弟俩站在他的近前没有走开,便只好再求助于他们了。于是,他便从怀中摸出了二十文钱,平均分成了两份,分别递到了刘明和刘亮的手中,以此来作为帮助他一起把几百张简历贴到墙上的酬劳。刘明二话不说,就把十文钱收入怀中。而刘亮答应了帮忙却是拒绝收下你十文钱。
在李胜和刘亮二人的推脱之下,倒是站在一旁的刘明眼疾手快,一把抓过刘亮手中的那十文钱,笑着说代为兄弟保管,让李胜和刘亮傻了眼。
把那一摞一尺见方的纸张贴在墙壁上,需要粘胶才行。可是在古代那里会有什么粘胶呢。李胜只好询问刘氏兄弟俩。身为哥哥的刘明当机立断,从地上捡起李胜只喝了一小半碗的豆汁,走到李胜的跟前,在他眼前抬头轻轻晃了晃。
“刘大哥,你的意思是用和豆汁汤把纸张黏贴在墙壁上?”李胜对此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瞪大了眼睛不置可否问道。
“非也,非也。”刘亮把那半碗的豆汁摇晃了几下后,从碗底部浮上来一些面疙瘩,他得意地道:“这叫做浆糊。”
听到刘亮说出“浆糊”两个字后,李胜感到胃里隐隐作疼,有一股想要作呕的冲动。暗自骂道:他奶奶的,老子让你去买吃食,你弄一碗稀得跟白水似的豆汁,老子也不跟你计较了。你他娘的可倒好,竟然说和豆汁是浆糊。这一笔账老子先给记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以后让老子逮着机会,定要十倍百倍地还给你。奶奶的,真是气死老子了,老子是抓鹰的,今天倒是让鹰给抓了。多行不义必自毙,总有一天你会栽倒在老子手中不可。
在心里对刘亮问候了好一番后,李胜这才解了气。身后好几百人都在等着呢,当务之急是赶紧以最快的速度把他们的个人简历都张贴好。在大是大非面前,李胜还是分得清楚的。于是,他忙吩咐刘氏两兄弟与自己一起用那小半碗的浆糊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