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镇明奇侠录> 第五十七章:芳草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七章:芳草洲(1 / 3)

王可脚下踏着剑体在茫茫的云层之中飞行,此时,王可的双手向后并握,微风吹过他的脸庞,整个人更显得心旷神怡。

半个时辰过后,王可在西域玉门关前停留了下,顺便补充了粮水,再次踏上剑体继续飞行。

又过半个时辰,王可在明州城外的上空,踏剑降落,王可立即跳到离地面不远之处,便驭剑将风剑收回后背的剑鞘内。

明州城外,月湖的外围。

这条在中间的湖泊,就叫月湖,左面是天封塔,右面是水月庵,水月庵旁是关帝庙,还有一条日湖,但位置在明州城的西南方向,日湖的形状是圆形的,形似一个大大的太阳,而月湖的形状则像个月字,故有月湖之称,日湖与月湖并称,世称日月双湖,两湖相对应,赋合明州之意。

月湖的湖中央之处,有座荒岛,名曰‘芳草洲’,是‘月湖十洲’之一,亦被后世称为‘月湖十景’。所谓‘月湖十洲’,分别是为柳汀、雪汀、芳草洲、芙蓉洲、菊花洲、月岛、松岛(即竹洲)、花屿、竹屿、烟屿等十处汀洲岛屿,形成了‘月湖十洲’。

‘芳草洲’之所以会变成了荒岛,这其中还有个故事,以前,曾有民谚云:“月湖十洲九死一生,风水宝地魂断一池。”说的就是‘芳草洲’的故事,而‘芳草洲’则被后世之人称为‘碧沚’。

‘芳草洲’的故事是这样讲的,相传很久以前,‘芳草洲’只是一座四面环水,并不起眼的未开发过的荒岛,其形状像只鸭蛋,就因为岛上只生花草不长树木,而得‘芳草洲’之雅称,又因其水落不露底,水涨不被淹,被人们视作是块极好的风水宝地。

相传,明州早先有个姓赵的人,曾在京城的天官府衙门做过主事之职,因此,人们称他为赵天官,赵天官在告老还乡时,随身带了不少的古玩玉器、古典名画,样样价值不菲,他来到明州后,急欲寻找个合适藏宝的居所,但走访遍了城内城外,却寻找不到一个称心如意之处。

有一日,赵天官路过偃月桥,在观赏月湖中的美丽景色之时,突然发现,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一眼就相中了湖中的这个小岛,立即租船上荒废察看,他的眼光确实十分毒辣,眼前可是一块还未开发过的宝地,一经装饰,便是不错的居宅。他欣喜地在想:“这小岛四面环水,正合适修建藏宝楼的理想场所,居住在此既可防火又可防盗,独门独户,养花种草,堪比世外桃源。”

赵天官就向衙门呈送买地文书,之后,该岛即被获准拨由赵府支配。于是,赵天官就在岛上大兴土木,他不惜花费巨资,搭建起庭院楼阁,园景更是造得错落有致,精巧气派,最为讲究的,是那后园里的一座别具一格的藏宝楼,此楼的布局完全按照室内的风水格局来布置,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调整风向,以便保持室内的温湿均衡。

赵天官平生酷爱古玩书画,他是最早建古玩藏书楼之人,比起明朝范钦的‘天一阁’还早了几百年,他的这一创举,开启了明州设私人藏书楼之先河。然而,那位赵老爷生性吝啬又守财,万贯家业不张扬,他的这些珍贵藏品,就很少当众露过白,在内心里实则是个小气鬼。

令赵天官深感不足的是,如此好的一处庭院,凡是种的名花异草,都长的不错,百花盛开,唯独一些精心移栽的珍贵乔木,却像是染上了病根似的,全部缓慢地枯死,因而岛上只见繁花,不长寸木,难怪落得个‘芳草洲’之雅称。尤其使他感到不便的是,当初还以为岛上居家安全,行动方便,但人多了以后,一进出都要用木舟摆渡,进去出来甚感麻烦,他曾找过工匠,在府门前建了一座石拱桥,无奈,石桥建了没几日,便莫名的坍塌,再造又塌,这件事一直围绕在他的心中,成了个不解之谜。

为此,赵老爷找了城中有名的算命先生张铁嘴,请到庭院内察看风水。张铁嘴一进门,先是转着小岛看了一圈,再左看右看,一落座,当即拍桌叫绝。

赵天官惊问道:“先生为何拍案而自乐?”

那张铁嘴满面喜色,开口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了!”

赵天官怀疑道:“造好的石桥也要坍掉,烦恼的事情还不够多吗?此喜从何而来?”

赵老爷说完后心想,莫非是江湖之人惯使的伎俩,开口就讨喜彩。

但听那张铁嘴大言不惭道:“贵老爷居此宝岛,已是独领风骚,只要不出意外,我保你儿孙满堂,代代金榜题名。”

赵天官疑惑不解地问:“张先生据何出此美言?”

又听张铁嘴娓娓道来:“此岛形似鸭蛋,漂卧水中,故能随水起落,实属人间少有的风水宝地。试问,在一块活动着的浮地上建造石桥,岂有不倒塌之理呢!”

赵老爷一听,这才如梦方醒,总算解开了心中的心结,他有些欣喜若狂,连连夸奖张铁嘴神机妙算,见解高明,不愧是指点乾坤的铁嘴半仙。

忽然,赵天官又想起了一事,便追问道:“那么,再请教先生一事,庭院中因何花草茂盛,树木却难存?”

张铁嘴正沾沾自喜,冷不丁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