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瑕丘人申阳为河南王,都城在洛阳。赵国将军司马卬为殷王,都城在朝歌。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都城在六县。楚怀王柱国共敖为临江王,都城在江陵。番阳郡守吴芮为衡山王,都城在邾县。故齐王建孙田安为济北王。徙魏王豹为西魏王,都平阳。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燕将臧荼为燕王,都蓟。齐王田市改封为胶东王。齐国将军田都为齐王,都城在临淄。赵王赵歇改封为代王,赵国丞相张耳封为常山王。汉王怨恨项羽违背盟约,想要率军攻打他,丞相萧何劝谏他,刘邦才放弃念头。
【分析】项羽也知道封官许愿,从根本上就是要使用分封制取代郡县制。只有打破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政治权位和成名机会。项羽集团其实也非常懂得政治,通过封王赏爵,实现自己威信的不断渗透人心、笼络人心,让自己成为天下共主以及政治裁判员。
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没有重点考虑六国后代,而是同时把全国分封给自己亲近的势力集团。项羽承袭了秦始皇的大一统气概,认为天下共主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西楚霸王。项羽自封十八路诸侯,对抗的是“怀王之约”。
怀王之约是在六国后代的统治权限获得普遍承认的背景下,以楚国为盟主的反秦联军事先约定的、对战后秦国的处置方案。按照怀王之约,率先入关的刘邦应以秦王的身份统治整个三秦之地,天下倒退到“战国七雄”的年代,山东地区有六国后代继续统治,关中地区可以成为反秦将领裂土封王的蛋糕。
对于项羽来说,承认怀王之约,就是承认七国复立、王政复兴的既有天下秩序,就会纷争不已,那自己成为消防队长,到处承担防火救火的责任。甚至这个天下秩序下,楚怀王熊心、赵王赵歇、齐王田巿、魏王魏豹、韩王韩成、燕王韩广,再加上秦王刘邦,几乎将天下的政治经济权益分割干净。功高盖世的项羽和浴血奋战的各国将领都将回到各自的王廷之下去做将军臣子,仰人鼻息,讨封求赏,任人宰割,这是根本不可能容忍的事情。项羽分封称霸是为了皇图霸业、江山一统。然而,诸王并列的局面注定帝业的再造必须经过一场残酷的斗争。
总之,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首先,项羽王于西楚,封域最大,不但引发诸王的忌恨,共谓项羽主宰分封不平,而且置身于斗争的中心,北有田齐,西北有三晋,西边有刘邦,南面的楚国三王亦有离心之势,导致项羽在楚汉之争中四面受敌、日渐孤立、左支右绌。其次,西楚之地处于江汉平原、缺少关阻险隘,亦无广阔的纵深地带和后方根据地,与西北关中地区争衡中形势居下,胜不足守,败则易亡。再次,自命“霸王”,使人诛杀义帝,试图称帝之心昭然若揭,为诸侯反楚提供了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