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倔伢子一个中国农人耕读梦> 赌侥幸婚事失算,判生死料事如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赌侥幸婚事失算,判生死料事如神(1 / 2)

72年春,倔伢子四姨父付汉明六十岁生日,倔伢子置办了礼品来喝生日寿酒。倔伢子姨父住在离东港15里远的郭市公社佛岭大队。倔伢子母亲四姐妹里,四姨家是情形较为糟糕的一家。这是因为,四姨夫妇俩很不争气:四姨父经常酗酒,四姨作风不正,以至于五个小孩不仅没能读几天书,而且不走正路,成天只顾赌钱打牌,导致家中一贫如洗。四姨夫妇很喜欢倔伢子,只要倔伢子一来,夫妇俩都会在倔伢子面前相互投诉,而倔伢子也敢于兼公明断。但是,倔伢子却不愿光顾四姨家,认为她家缺乏朝气和正气。可这次却不得不来。四姨父做寿,还是花甲总生日,倔伢子母亲一定要倔伢子来,当然不单是为了吃酒,更重要的是要倔伢子来相亲。

原来,倔伢子母亲见倔伢子婚姻无果,又是气又是急,四处寻媒打探,物色对象;她埋怨倔伢子脾性太倔,几樁上好的婚缘被无端耽搁了。早一向,四姨来倔伢子家小住,倔伢子母亲把倔伢子婚事不顺的事,以及自己的担心都和妹妹说了,妹妹要姐姐尽管放心,有倔伢子这样的角色找对象不是问题,我们佛岭就有两个待嫁的大姑娘;只要倔伢子愿意,我随时可带他去相亲。倔伢子母亲很高兴,说等妹夫生日就要倔伢子来,一是来帮你办生日酒宴,二是相亲。妹妹自然很爽快地答应了。

古历三月初六这天,倔伢子吃过四姨父的生日酒宴,下午便来到佛岭相亲。首先,四姨妈领倔伢子来到一姓胡的老郎中家,老郎中的女儿叫胡秀英,22岁,初中毕业后跟父亲学医,长得很壮实,不是那种让男孩子一见倾心的姑娘。胡秀英筛过茶,倔伢子没坐几分钟就起身告辞。四姨妈知道倔伢子不喜欢这姑娘,于是又带他去了第二家。

第二个姑娘叫文菊琼,住在隔四姨妈约四里路的包家大队,父亲文祖尧,是个虎背熊腰的壮实农民。祖父文达兴,曾当过族长;文菊琼4岁时母亲病逝,是婆婆一手带大;她身材匀称,五官清秀,初中文化,性格温和,是个能使男孩一见钟情的姑娘。按照习俗,文菊琼为倔伢子和倔伢姨妈上茶,然后陪着坐了一小会,便随婆婆进里屋去了。四姨妈和倔伢子也就立即告辞。

倔伢子回家没几天,四姨妈来到倔伢子家,说文家很满意这桩婚事,这个月的26日会来探嫁场(注)。倔伢子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高兴,立即着手筹办迎贵宾的准备。倔伢子的情绪是喜忧掺半。喜的是姑娘各方面无可挑剔,能搞成再好不过;忧的是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什么这么担忧呢?因为女方一旦知道倔伢子的“订婚史”,肯定会认为倔伢子在婚姻上朝秦暮楚,日后不可靠。后来的事实印证了倔伢子的猜测。72年农历三月二十六日,文菊琼一行四人来到倔伢子家探嫁场,三十九天后的端午节,倔伢子借用邻居修理师傅老秋力一辆单车和两个蔑篓,装着聘礼(4个旱茶包,2块衣料,一个内装40元的红包)来到郭市包家大队,和文菊琼订了婚。这是倔伢子第三次订婚。

订婚后,倔伢子母亲认为倔伢子已经26岁了,没必要拖着,就一个劲地催促妹妹上文家商谈结婚事宜。文家见媒人催得紧,加上倔伢子四姨妈家口碑很差,于是疑虑顿生:莫非倔伢子有甚差池?于是找到嫁在东港下街的一个本家老姑,打听到倔伢子曾两次订婚的情况后,给了媒人“两年不嫁女”的信息。这是倔伢子意料中的结局。因此,他没有太伤心,也没有去要回聘礼,只是心里这样捉摸着:这辈子再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女人了。

婚姻屡屡受挫,倔伢子不仅没背包袱,相反还“大度”地安慰自己:世上的单身汉多着呢!但是,日子还得过下去。和何兆宇合作做了段时间油漆后,倔伢子为检验单独操纵能力,便开始自己接纳业务了。

一日,住在东港税务所后面的习谟沛上门请倔伢子为其父油漆棺木,倔伢子答应第二天便去。东港街上和近郊,有上十家做油漆的,较有名气的有三家。有名气的师傅业务多,架子大,不可能一请就到。倔伢子初学做油漆,不仅没名气没业务,而且没正式从师,根本没架子可摆,全靠自己招揽业务。现在有人请他,自然很高兴地立即就去。

第二天一早,倔伢子收拾好工具材料,来习家动工。这是倔伢子和何兆宇分开后做的第一宗油漆业务。倔伢子虽说胆子大,但毕竟只跟何兆宇个多月时间,现在突然要单独作业,心里确实没个底。好在习谟沛是个文化人,大学毕业后,因祖上有历史问题而赋闲在家,他对倔伢子的为人颇有好感,因此,离他家近的两个名气大的师傅都没请,而是请来倔伢子这个刚入门的新手。这使倔伢子很受感动,下决心要把这宗工夫做好。于是,清污、剔缝、填、刮灰、熬油、贴纸、上漆、绘画等各项工序都做得一丝不苟,进展也很顺利,效果还可以。不仅是倔伢子自己认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且得到了习谟沛及其家人的认可和赞许。

完工那天晚餐,习家准备了满桌菜肴,作为对倔伢子油漆棺木圆满完工的酬谢。刚开始就餐,习谟沛爱人在厨房高声呼唤她大儿子习友义劈柴,习友义将饭碗一放,飞快地向厨房跑去。奇怪的是,当习友义劈好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