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医院危情,逃逃逃> 三十、这层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十、这层皮(1 / 3)

医院这一段时间透露出来的信息,让周霖有点不安。如果不遏制住这种势头的话,那么最终将把自己带入一种非常被动的境地。

周霖感受到这种不安的情绪,是他现在无论在医院的哪个角落出现,有的员工见了他像是没见着一样。如是从前,也没什么,而现在医院正在进行工资改革,说明的问题就不一样了。

他把所有的问题放在一张纸上,对着这些问题仔细琢磨着。

首先,也是目前的重点,是员工对待遇的不满。

有编制的员工,虽然有编制限制着,可是,过惯了好日子,忽然扎起颈子过苦日子,人总是有一个适应过程。而现在问题是,大家不是想怎么来适应这个过程,而是,更多的想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走也走不了,留也不甘心,于是,鬼话怪话,什么能说说什么,渲染得整个医院的都弥漫着一着悲怆的情绪。

第二种是招聘来的员工。同等的待遇情况下,如果你不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愿景,更多的福利,这一部分人将分频繁地流动。他们本身的流动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是,他们的流动影响了院内其他人的情绪。

更可气的是,他们更多的是把医院当作一个跳板。他们看中的是医院的人才机制。一旦从中心医院度了一下金后,便很快地找好了下家,迅速地流动出去。把医院好的技术等等带到其他医院去了。这样,医院的优势被其他医院掌握了,医院处于更被动的地位。

这种情况像一个肿瘤一样,医院拿他们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着他们的道,却无能为力。

其次,医院的专业技术不强,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的服务再好,解决不了病人的根本问题,人家依然不会选择你的。

现在,中心医院能做的手术,其他医院也能做。其他医院能做的手术,中心医院有的却不能做。

反观D市,大的综合性医院有四座,听讲D市开发区又将开办一家二百张床位的综合性医院。这家医院是台湾人办的,他们已经在大陆开了三甲医院两座,二级医院五座。管理规范,又有后盾,到时候,恐怕连人民医院,甚至都将有压迫感。何况中心医院呢!

中心医院还有哪些优势呢?除了肛肠科和骨科还能算得上比较好外,其余科室只能说是能看病而已。

怎么办?

第三个,病人少的问题。没有发展,所有做的功课都等于没做。

中心医院目前的优势是,因为是老医院,许多本市的市民,习惯来这地方看病的,还继续来这里看病。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病人会越来越少,他们的后辈可不会像父辈那样恋旧感情,习惯哪个医生。他们是哪里方便去哪里,哪里能解决问题去哪里。

医院还有一个病人渠道是农村来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施后,虽然,不管哪个医院都给报销,但是,勤俭的农民伯伯生了病,还是会将经济帐算一算。中心医院目前的收费在全市来说,还是处于中下水平。

靠收费来解决问题,不是主要的解决问题手段。更何况,上面还有国家的监管。

还有其他的病员群吗?

周霖在纸上划了无数次,也没有想到还有哪些方面能够吸引人的。

第四、设备老化。最近一次买设备好像还是在一年前。一年都没有新设备更新,连自己都说服不了,难道还能说服得了病人。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人们在健康上面的投入更多了。谁会在乎多花那么一百两百元钱呢!

第五,就是环境。

周霖在纸了画了又画,想了又想。

几乎没事的时候,周霖就会在医院到处转。有时候是在病区,有时候是在门诊,更多的时候,就见他一个人站在某个地方,一个人点根烟,不知道在想什么。

一开始,大家对院长每天比自己早,诚惶诚恐,唯恐自己做了什么事,让院长不待见自己。于是,一时间,医院员工每个人都比平常早来了十分钟左右。

后来,发现,不管自己来得早还是来得晚,怎么都早不过周霖。算了,院长,你要早就早吧!我只能保证自己不迟到,其他的我就不能保证你了。

汪清月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早晨,迟到的。

汪清月迟到确实有点冤枉,因为,她是一个不迟到的人。

汪清月的自律在全院都是有目共睹的。她说自己是一个母亲,孩子正是长个性的时候。为了做一个好母亲,她时时处处地严格要求着自己。当然,她要求自己之时,也在要求着孩子。母亲带头做好榜样,孩子自然也不示弱。汪清月有一个好儿子,在全院已不是新闻了。人们在自叹不如时,也在感慨汪情月的魅力。

说汪清月会迟到,就像说地球会倒转一样。

可是,汪清月还真的迟到了。当她推着摩托车走进医院大门的时候,周霖就站在医院大门口,他两手背在后面,脸上一点表情没有,就那样望着汪清月。然后,她又看到站在周霖身边的曹俊,手里拿着一个本子,在上面记着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