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沧海龙吟> 第十七章 文人风骨付谁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文人风骨付谁书(1 / 2)

仙神多飘渺,天人自逍遥,有心寻道途,路迢人潦辽。

随隆三年末,高陵与大启议和绥靖河,兵戈止,大启纳捐纳岁,高陵兄弟称。

青妃庙不大,前殿正堂供奉的正位上书“青章道蕴上真雨师雨妃”,雕塑在后面的正殿,平日不开放,用云帐遮着,现在虽然开着门,也只能在殿外驻足礼敬。正殿门前楹联已经脱去了颜色,斑驳古旧一片岁月的印痕,楹联上的字倒勉强辨认得明白,上联:澜波沉浮涌漩涡,下联:沧浪清浊涤澹泊,正额牌匾:青章雨师祠,山子顺着开着的大门大致看得出来青妃塑像是个裙带飘飘的女子形象,神像前有着一顶青幡,上面绘着无尽的云纹和浪波,右侧立着捧剑童女,左侧立着抱玉童子,脚下是云纹,双手持笛似要奏曲。

没有龙的形象,但是山子的眼睛没有看错,在上香的一瞬间,一抹清影穿梭于云间,破碎了凝固了血色的背景画面,又复恢复了黑白的底色,虽然还有血气缭绕,但是与过去整个画面比起来太过渺小

山子不知道,他的那双眼睛异能和望气术的功用差不多,他多日窥测天下气运,遭到了反噬,眼睛中的异能视野被刀兵兴起的煞气侵蚀,才一直是血红色,而他敬的一炷香,心底有看清前路的期盼,才会有所反馈。

山子看到青色龙影的那一刻,遥远的海天之间,云海之中一条青龙正在感应突然流逝的法力,被天下刀兵煞气侵蚀并不是小事,也只有机缘巧合才可能治愈,这件事在很久之后,山子才知道这次机会的宝贵。

青妃祠现在举行的算是个庙会,当然不是很正式的那种,道门、神门的大型集会基本都是某位神袛的诞辰或者飞升了道的日子,这种战争过后由于人间自发的集会就像皇帝登基科举开的恩科一样,也算是在大变之后来一点新气象,让人心思稳,再有就是培养自己的班底。

这种庙宇宫观的集会也是一样,多是四里八乡有名望的人来主持,由乡绅地主来支持,一来是在大变之后看看形势,将不安定的因素找出来,二来也是给同乡一条活路,免得到时候有人实在过不下去来打自己的主意,三来也算收买人心,最后当然是积些功德。或者还有其他的个人理由,但多数都能从这几类中找到。

青妃祠的集会是最近很有名望的致仕中郎将来主持的,有左右四个镇子,六十多个村庄的乡绅财主来掏钱支持,青妃祠的广场上一个巨大的木牌子写着许多民生办法,最上面上写着明年每户都能借到多少种子,秋底平秤归还,没有利息,后面写着一些问题和处理办法:在新粮没下来之前每个人怎样过日子,孤儿寡母该怎么安顿,一家老幼全都不在了,留下的财产(主要是房屋和土地)又该怎么分配,外乡逃难来到这里的又该怎么办,零零总总共有一百多条办法。还有些亟待解决的生活问题,如房屋安排、吃水等,这些都有条陈,有一个人专门诵读这些内容。

除了这些,山子还看到了最近塘报张贴的地方,这地方人不多,但是也不缺人,总有那么几个想急切了解形势的人在,只是他们能从塘报上看到些什么就是个人的问题了。塘报用的纸有两种,一种是张贴用的宣州竹刀纸,硬且不渗水,另外一种是红纸,那是喜报,还有一种是一张全用墨涂过的纸张,这是大败的标志,官方没有,只有这种边关小镇来表示大败才自己发明创造的,上面也没有字,只要远远的看见这张黑纸一展,人们就收拾东西逃命去了。

这块贴塘报的墙上,最上面是一排七八张黑色的纸,只有两张红纸贴在最后,下面有着从战争开始到现在的所有能找到的官方塘报:五马关失守、金城失守、北地定军河失守,上郡大杨寨失守,红柳原大败,王仪绥晋河击败了高陵七部,王琢守北地铁门关有功。

下面是详细的战事内容,山子找到金城的那张:“城门校尉杨兴战死,城主皆右卫将军突围,护送一城老幼到了铁门关,自请贬为庶民,陆元士与城俱焚,将金城烧为白地,后面还跟着一张黄色折表,里面是朱砂写的:帝追封陆元士“持节”号,追城门校尉杨兴“镇远校尉”位。

山子心中堵得慌,那个清倔、儒雅的一塌糊涂的人就这样离他而去,他还念叨着要等着陆纪堂唱名东华门,还想着天下第一楼中一碗青菜米饭的余韵悠长,还想着凤翔府虎宁亲手做的豆腐羹,

更底下是虎宁的一首追悼词:君节长风里,风骨九天中,圣贤持身道,吾辈慷慨前。

想起陆元士当日里听到虎宁被贬凤翔半醉着说的话:“有朝一日我死去寂寞的时候,来我坟钱烧香的就是虎宁;当然他先死的话,我也去烧柱香的。”当时那话听着就是吹牛的话,人家虎宁可是文坛宗师,虽然被贬了,还是文坛宗师,大家都当做是吹牛的话,但是那时多半不是了,人总有那么几个朋友,无论贵贱,当然有这样的相知的朋友就太少了,陆元士碰上了。

虎宁和陆元士相识二十多年,当年东华门唱名,虎宁独占鳌头,陆元士同进士最后一名,两人却同席吃饭,共诉有缘,也是那天虎宁亲手做了一碗难吃的豆腐羹让陆元士难以忘怀,当然那天陆元士的诗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