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沧海龙吟> 第十六章 刀兵息庙前悟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刀兵息庙前悟道(1 / 2)

苍烟青史燎,血泪屈难少,楷隶端文字,风骨天地桥。

随隆三年秋,拓阿进北地,其犯上郡。挟威武势,破五马关,克金城塞。金城城门校尉杨兴战死北门,城主皆右卫将军杨少科突围而出,教谕陆元士与城俱焚,焦城白地一炬中;拓阿策马上郡,红柳原遇大启柱国将军高原对垒鏖战,高原五战五败,被破营斩旗八公山,拓阿南下,王仪出,杀败七部,与拓阿对峙绥晋,北地王琢据守铁门关,遂和,陇西失。

山子匆匆的行了三十多里,在天亮的时候终于到了马头山,爬到山腰的时候,竟然碰到了一个高陵人,绾着分头鬏,乱糟糟的长发,身上裹着个半旧的羊皮坎肩。两人碰了个对面,两人同时一愣,然后相互转身,山子转到一半,顿时醒悟,对方在跑?他又回过头,那个高陵人已经跑了五六丈,山子没有再追,就看着那人如同惊弓之鸟的一直跑进了山里。

看样子战争是有了结果,难道是高陵人输了?山子有些犹豫,只是一夜惶惶而逃到了现在基本到了身体的极限,有心用他的那双眼睛去看一下,只是,眼睛中一直都是黑白的底色中布满了血色,看完后眼睛消耗的厉害,对身体也是很大的负担,现在一旦使用一整天都处于困乏之中,山子在地洞有一次看过后整个人处于昏迷状态。眼睛对身体的负担太大,现在能少用,就尽可能少用,山子到了现在也不清楚这双奇怪的眼睛是福是祸?

在山中躲了一天,冻得直打哆嗦,手脚发麻,好不容易揶到了晚上,山子迎着寒风到了第二个藏身处,那是一个猎人进山休憩的小屋,屋子中有着猎人自制的一些腊肉和粮食,干柴和火种也有,只是现在这种状况,明显不适合使用柴火,墙上还挂着一把木弓,一件蓑衣,一个毛毡斗篷。山子的藏身处在离这个猎人小屋四五百步外的一个树洞中。

树洞并不能住人,他的吃食却放得下,他放的都是炒熟的面和米,外面用油纸包严实,裹上泥巴,文火烤干,再裹一层泥巴,这样外面看起来就是个泥球一样的东西,只是略显焦黑。

山子就这样砸开了两个焦黑的泥巴球,和着冰水吃了一些,感觉精神略好,便爬上这个无名的小山头,山头的背面正好可以看得见一个小小的镇子,离山头二十里左右了的距离,这个镇子有个土地庙,供奉的水神青妃,四里八乡极为有名,经常有庙会,这里离着官道也不远,所以慢慢的发展成为一个镇子,因为求雨请神时用一个花轿迎接青妃娘娘,所以就叫做花轿集镇。

山子爬上山头,看到二十里外灯火通明,不是那种零散的的灯火,而是一片一片的灯火,要知道这个时候的灯油和食用油是一样的,除了高陵、柔然等草原用羊油,南方一些满足用鱼油、松节油,其他的用的都是食用油,这么大片的火,肯定不是灯火,而是架的火堆,这种状况只有大型集会的时候才有,在花轿集镇也就逢青妃整寿数的庙会请了戏班子才有这种状况。山子心中忐忑,但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他总需要搞清楚状况才好决定下一步做什么。

夜色中有些寒气,山子却走出了一身热汗,冷风灌进脖子,口中还呼出白色的蒙蒙的气柱,山子边走边哈手,看着对面的篝火越来越近,渐渐的有了喧嚣的声响,随着人们的喧嚣、笑声、哭声、歌声、乐声,山子提起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到了最后听到熟悉的汉语,而不是高陵人生仄硬直的语调,他终于放心了。

无论在那里,最热闹、最快乐的始终是孩子,最悲哀、最伤怀的也是孩子,算起来山子在这个世界的年龄也就十三四岁,看着比他小不了多少的孩子,有的在劫后余生中仍然是孩子,充满了孩提的快乐,有些孩子已经失去的太多了,他们的世界已经崩溃,战争带来的伤害太过沉重,只是死者死者已矣,生者还要活下去。

每个到来的人都会在青妃娘娘的大殿前领到一碗热粥,这是人们对于劫后余生的庆幸和祝福,也是对这几个月来颠沛流离的放纵,是对于战争过后一无所有的人的一种帮助。也许就是这一两顿的热粥,让一个或者很多个家庭重新充满了希望,让一个丧失父母的孩子,让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让一个失去丈夫的妻子重新活下去,不至于死在劫难之后。

山子领到了一碗粥,那个掌勺的大妈看着他是个孩子,还拣稠的给打了一勺子:“年轻人,正在长身子的时候,好好吃一顿。”这一刻,山子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又有中惭愧的感觉,有一种回到人间的感觉。那种和这个世界的疏离感随着这句话烟消云散。

他不是过客,他是活生生的生活在他们之中的一个不,管她是不是这里的土著,不论他的过去是怎样的,现在这里充满了温暖,在他最孤独的时候,在他最煎熬的时候,一位不相识的大妈,用人性中最平常的一句关心的话语触动了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只要他还是一个人,只要他还在这个群体中活着,他就需要为这个群体做着贡献,不能只是寄生虫般的生活在这里,那么,他和一只蠹虫又有什么区别。他忽然感到地洞中的岁月是那么的耻辱,但是要活下去,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虽然他是生活在这个群体中,但是他还是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