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一孑然,俨然问今生,若问平生是,了了待前程。
虎宁谪秦凤路,知陈仓,参赞兵事。虎宁及凤翔府,兴桑田,修水利,筑沟渠,凤翔七百里受益,人称虎公渠。
丁字城的盐铺子挑着蓝布门帘,街口陆教谕家里的读书声依旧朗朗,羊肉铺子的老邵在剥羊皮,老邵的店里还有五六个吃客,多是带着长棍短剑的江湖中人,这是那场****后没有回去的来客。
在羊肉铺子的后厨中能看到山子的人身影,他在收拾羊杂,山子手上拿个棒子将羊肚上的绒毛砸掉,羊肚、羊胃的绒毛挺黏糊,要一块块的敲下来,这是个磨时间的活计,羊肠要翻过来洗干净,最让人难受的是不能用热水,因为热水会将羊内脏的气息浸出来,即使做成汤菜还有一股内脏的腥气,所以大冬天还得硬着头皮用冷水。山子有时也会变通一下,通常是先拿水冲一遍,再将羊肠羊肚拿到外面冻成冰块,然后用温水洗,只要冻实的没有完全化开就没有内脏的腥气味,当然这得一天的时间。现在老邵这里的食客太多,刚杀了羊就要羊杂,只得哆哆嗦嗦的用冷水来洗。
这是山子找的第一份工作,没有工资,管伙食,每顿有两个窝头加上煮羊肉的羊汤管饱喝,一下子山子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提升,这是山子现在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因为是长身体的年龄,要找到了一份能吃好还能补充营养的工作太不容易了。
这里的常客就是陆教谕的公子陆纪堂,陆纪堂十三岁经常穿着一身官家发的月白对襟长衫,衫子上有一个显眼的雀尾扣,那个雀尾扣和官员的补子是一个意思,只是更隐晦一些,在比较大的州府,雀尾扣还分为三尾雀扣和五尾雀扣,颜色也有区分,这里是边关所在,要大头兵一抓一大把,要一个读书人,不要说是童生,即使认识字的都没有几个人。童生往上更是的屈指可数,全部边关的文职人员九个,会考的十三个童子,还有游学在外的四个童生,作为教谕家的公子,陆纪堂能叫上边关的每一个童生名字,更高级别的是秀才和举人,全金城的人都知道,因为一共就五个,秀才三个,边军书记官、金城六曹典使、五都监军使,举人两个,教谕陆元士、长史毛维。所有金城的人都耳熟能详的。所以,陆家大公子一向是金城派头最大的几个人之一,在小小的丁字城陆大公子甚至觉得没必要摆个派头,他就算穿上官家发的生员进学袍也没几个人认识,最多觉得读书人更高贵一些。
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在邵家羊肉铺子里,陆大公子的派头和风度都是一流的,这是因为勤奋学习的山子小二会将所有不知道的东西都问到,小到穿衣细节,大到拜师礼仪,甚至各地的风俗习惯,京师特有的语调,天下造反的山大王,西蜀国君好男风的八卦。
陆家大少爷来邵家羊肉铺子不会像别人一般喊;“跑堂的,来一斤羊肉,先上碗羊汤,要上面漂油的。”一贯自觉得和别人不同的陆纪堂会这样喊:“小二哥,泡碗解腻的茶,要凤点头来浇,再来份开胃的大骨汤,要清的,主食半两羊肉,要顺纹切的,再加两片烙饼。”羊肉馆是没有茶,茶是这个时候的奢侈品,也就陆元士家里有一些,每次来,陆纪堂都会将三片茶叶放进一个孔雀白薇雕竹筒,而凤点头就是浇茶的手法了,从高到底,滚汤扬水上下来浇,茶叶味道一下就出来了,格外清香。
陆纪堂经常会给山子讲一讲外面的世界,焉支山的的马贼头子王凤刚,高陵无比风流的图丽皇后,金陵城雨花湖三石街的七位文坛领袖,夫子庙的一百九十二座镇压文坛气运的雕像,会文馆的八万七千卷圣贤文字,前朝陆骠骑的八千猎风骑??????
陆纪堂年方十三,最远也就到过州府所在的雍州,一般只会在金城或者老家凤翔府,那些世界中的风云事件多是陆教谕说的,有些是朝廷塘报中的内容,也有部分是陆元士和官员详谈不留意中捎出的只言片语,这些东西对于大多数人是没有用处的,对于陆大公子也不过是见多识广的消遣,但是对于离奇穿越的山子太重要了,这些东西即使专门打听也不一定打听得到,即使在信息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上层官员的信息和底层的屁民所掌握信息都是不对称的,更何况这种时代,底层的人一辈子不一定出门百里,因为出门三十里就要路引,出门百里都就需要府衙报备。那些能在大地上自由行走的人并不会太多,除了公务上的驿站快马,最多的就是经商的、读书云游的、出家人、各地的豪强。这个时代的商人地位低下多数是行走在外的,商人靠的是低买高卖,大多数是官员关系的拓展,比起地方豪强、无欲则刚的出家人、读书人当然是地位最低了,即使现代社会也是一样,有组织的人远远强于草根,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份糊口的工作已经难能可贵,如果体面一点更是百里挑一了。
陆纪堂吃完羊肉,会和山子侃很长时间,有时候卫韬回来也会加入到讨论中,他说的多半是市井消息,哪家赌坊今天有人发财了,厢军和五兵司的人又打了一架,参军大人昨晚上在哪房小妾的房子过的夜,长史管家又买了什么新奇特产。
卫韬在五兵司打杂,不要听起来挺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