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科技已经提升,实现解锁的坦克也有了不少,再使用英国佬设计制造的马克I型这种坑爹的老古董,实在是没有必要,在德国与苏俄两个基地科技的比较中,陈皓比较倾向于德国造,不过,考虑目前的装甲兵全是动员兵和德国兵,所以,在选择坦克的时候,也只有两者兼顾,也即是德国造和苏俄造都要有。
所以,对于苏俄籍的坦克营而言,采用的则是前世苏联红军装备的第一种坦克——KS坦克。
这种KS坦克,其实说白了,它就是个仿制品,而仿制的原型,正是刚从三民军103师和146师缴获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前世时期的西欧方面,甚至一度笑称这款复制品是典型的俄国版雷诺坦克。不过,苏俄人也不简单,没有依葫芦画瓢,在仿制过程中也作了一些改进。
这款KS坦克的战斗全重为7吨,乘员为2人,装1门37毫米火炮和1挺8毫米机枪,实事求是地说,这一点比只装一种武器的“雷诺”坦克要强。发动机最大功率为34马力。最大速度为8。5千米/小时。从外部特征看,去掉了尾撬和采用八角形炮塔,使它和“雷诺”坦克有了区别。
说起KS坦克名称,其实不难理解,因为KC是“红色索莫沃”的俄文缩写。用英文拼写,合起来则为KS坦克。
原来,当时的设计图纸出来后,遵照列宁同志的指示,生产制造KS坦克的光荣任务,就落到了当时的红色索莫沃工厂。可当时红色索莫沃工厂根本没有能力制造整个坦克,可这根本难不倒当时的苏俄人民,他们想到了分工协作的办法,即,装甲板由彼得格勒的伊热尔工厂生产,动力装置要由莫斯科汽车制造厂生产而红色索莫沃工厂则负责完成整车的组装。
而对于德国籍的坦克营而言,则同样采用的是前世德国历史上的第一种坦克——A7V坦克。
说起这款坦克的产生,直接的原因是受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索姆河会战的影响,在那次的会战中,英国佬的军队首次动用了马克I型坦克,对当时的德**方震动相当大,为了对付英军坦克的威胁,憋了一口气的德国人在研制口径13mm的T型反坦克步枪的同时,也积极研制德国自己的坦克,最终选用了这款代号为A7V的坦克。
老实说,在陈皓看来,这款坦克相比前世二战时期的德国坦克而言,简直一身都是鸡肋,别的不说,就是2台戴姆勒直列4缸式的推进系统和最大功率仅仅为100马力的水冷汽油机动力装置,性能方面实在是太让人郁闷,以致速度提升不起来,而且最大行程也受到了限制,公路上能跑60公里就不错了。
最搞笑的,还是A7V坦克的乘员人数居然高达18人,按照姚助理提供的资料介绍,这18人的布置时除了车长、驾驶员、炮手和装填手外,特么的光机枪手就有12个,另外还有两个机械师。这自然就为整车的指挥和协同带来了一定困难。
因此,作为典型的箱式结构的坦克,拿现代的观点看,它更像是一辆装甲运输车,方方正正的壳体,众多的武器,活像一个“活动堡垒”。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这款坦克问题不少,但也有许多独到之处,因为它是独立研制的,在总体布置上和英国佬搞出的小孩过家家玩意儿的马克I型坦克有很大不同。特别是车体前部火力配置还是不错,一门马克沁57mm火炮和六挺马克沁7。92mm的机枪,无疑火力是强大的。而且,相比马克I型坦克的4名驾驶员,A7V坦克只需要一名驾驶员,这点就比马克I型坦克先进不少。另外,由于A7V采用了螺旋弹簧式的悬挂装置,乘坐的舒适性也比I型坦克要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