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无论是KS坦克还是A7V坦克,若是投产后直接就装备两个坦克营,恐怕也不妥当,因为马克I型坦克的体验经历,让刚刚参加过一次实战的动员兵们怨声载道,不得已,陈皓让姚助理带领一批助理工程师们对两款坦克进行改进,特别是要求在动力装置和舒适性上大做文章,务必要达到让坦克兵们满意的标准。
而对于这一点,工程师们仅仅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就圆满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在新编的加强团编制中,高射营可谓一枝独秀,因为组成的兵种全是联军中的防空步兵,玩过红警游戏的玩家都知道,防空步兵的作战能力比动员兵强上一些,当然,这主要归功于他们的武器装备牛逼,但是现在,基地在高射火力的科技还停留在前世一战时期,所以除了装备13mm的高射机枪外,7。92mm的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也被临时派上了用场用于防空。
本来,陈皓还不打算考虑设高射营的编制,可他从防城中工地下党得到可靠情报,白崇禧这个小诸葛在得知两个师全军覆没后,暴跳如雷,同时也意识到事态严重,因为中工方面的人民军四野部队已经大军压境,如果不尽快扑灭后院之火,一旦蔓延开来,势必全局震动,所以,白崇禧决定紧急调用桂阳的轰炸机大队,对防城展开狂轰乱炸。
鉴于此,陈皓不得不考虑组建防空部队,而苏俄基地系统下的防空步兵,正好充为新组建的防空部队的主力。
说起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的防空用途,其实并不为大多世人所知。实际上,只要在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的支架上,加装一个高射支架,同时再配属调试好瞄准圈,马克沁重机枪便能用于防空。不过,将马克沁重机枪用于防空也只是暂时性的,随着重机枪的高射科技逐步升级,更为先进的高射机枪还有高射炮将会很快装备部队。
不过好在,虽然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历来比较笨重,但是陈皓倾心打造防空部队时,对于其机动能力赋予了较高的要求,于是,在助理工程师们的努力下,防空部队的所有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都被直接加装在了改装的水桶式吉普车上。如果要做对比的话,这俨然一个简易版的防空车。
其实,以目前的基地科技,苏俄的防空履带车已经可以建造,但这玩意儿的低级版本的性能实在是不好用,现在基地实力已经提升,自保能力大大增强,与其消耗基地系统经验值去获取这种鸡肋一样的东西,还不如积攒经验值留着基地升级之用。
整编完加强团,陈皓接下来便是考虑飞行大队的事情。
本来,陈皓已经敲定了德国造的信天翁D双翼战斗机作为飞行大队的主要机种,但没想到阻力不小。
原来,因为苏俄和德国在红警中分属两个阵营,从兵营招募出来的动员兵和德国兵们,对各自阵营的飞机都有着一份偏执的钟爱,为了平衡双方的情绪,陈皓只有着眼于两国的飞机科技,打造出两支不同飞机类别的飞行中队来,即苏俄籍飞行中队和德国籍飞行中队——客观上讲,其实就是两支不同飞机组成的飞行中队。
德国籍飞行中队比较好办,以信天翁D双翼战斗机为主力的机种,在德国兵眼里很受欢迎,目前主要考虑的,是苏俄动员兵飞行员们的感受。只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在兼容的苏俄基地系统界面栏目中,目前呈现亮色的飞机图标并不多,毫不夸张地说,实际上只有一款名为伊利亚-穆罗梅茨的俄式飞机达到了解锁的要求,原因很明显,前世的苏俄在一战期间,航空工业相当落后,也仅仅比当时的美国先进一点。
人所皆知,苏俄的航空技术在进入当时的六七十年代后,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老二,一战期间,苏俄使用的大部分飞机,其实都是购自协约国兄弟法国或者靠引进法国技术设计生产,不过,苏俄人在大型轰炸机设计方面的领域却居于世界前列,像这款四发大型轰炸机的伊利亚-穆罗梅茨飞机,正是在沙皇尼古拉二世和陆军部的支持下应运而生的。
在苏俄人的航空发展史上,伊利亚-穆罗梅茨轰炸机在苏俄人眼里堪称“俄罗斯空中勇士”,可从属性上看,这款轰炸机装有4台150马力的水冷发动机,翼展29。8米,最大速度121公里/小时。武器装备为3~5挺机枪,可载弹522公斤。所以,在陈皓的眼里,这架木制轰炸机其实并没有多少值得称道的特点。
不过,目前要照顾一下刚刚选拔上来进行飞行培训和训练的动员兵飞行员们情绪,也只有把这款唯一的苏式飞机派上用场了,一旦以后飞机科技解锁时机成熟,再进行更新换代。
实力增强,陈皓这个加强团团长又开始跃跃欲试,除了下令部分兵力开进越南外,加强团其他兵力也频频出击,恰好这时,从桂明机场起飞的三民军轰炸机队飞临防城上空,结果遭到事先埋伏的加强团高射营迎头痛击,与此同时,为了加强攻击力量,新组建的飞行大队德国战斗机中队也加入了作战行列。
虽然信天翁D双翼战斗机是木制战机,无论是性能还是速度相比于三民军空军的亨克尔111轰炸机,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