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过半询,程大爷一家端起酒杯给程老太爷老夫人敬酒:“一年又过去了,儿子这里祝愿父亲母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儿媳祝愿公公婆婆身体康健,万事如意。”
“孙儿/孙女祝愿祖父祖母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程老太爷看着大儿子一家笑着点了点头,转过头询问老夫人:“给孩子们压岁的红包可准备好了?”
老夫人也十分开心,忙吩咐身边的黄嬷嬷给孩子们发下去,笑着回程老太爷:“这个事我怎么可能忘记,早就准备着了。”
程大爷一家坐下来,程二爷一家就赶着站了起来,很快的就到了程书默这边。
紫凝跟着父亲母亲站了起来。
“儿子祝愿父亲母亲身体康健,多福多寿。”
“儿媳祝愿公公婆婆平安喜乐。”
“孙女/孙儿祝愿祖父祖母笑口常开,吉祥如意。”
“月茹又要为我们程家添丁了,可要注意着身子,老三,你平时多往雅苑跑跑,听到没?”程老太爷想着小儿子的糟心事,多说了一句。
“父亲说的是,儿子记住了”程书默恭恭敬敬地应道。
程老夫人听着老太爷明显责怪的话语,不免埋怨:“今天高兴的日子,你就少说两句。”
程老太爷瞅了瞅老夫人,淡淡地开口:“好了,坐下吃饭吧。”
一顿饭吃到了月上中梢众人才回各自院中。
程书默陪着父亲兄长喝了不少酒,此刻已是醉醉醺醺,路都走不稳。沈月茹吩咐着小厮把程书默扶回雅苑,伺候着梳洗了一番才算安定下来。
沈月茹望着床上的丈夫,刀削似白皙的脸庞,剑眉微蹙,双眸紧闭,英挺的鼻子下面薄唇微张,如墨的长发静静地淌在肩膀两侧。还是当年的容颜,丝毫未变。沈月茹盯得久了,缓缓地伸手抚上了那一张俊脸。还未触及,便僵住了。
“佳慧,我渴,给我倒杯水来。”程书默舔了舔干涩的嘴唇,似是有些难受,眉头皱得更深。
沈月茹就这样僵着手看着程书默难受得翻过身去,半响未动,眼神幽幽。
沈月茹这一夜休息地并不好,同意睡不着觉的还有住在城西北角一家独门院里的杜佳慧。
明亮的烛灯下,紫鸢望着一地的杯盏碎片,噤若寒蝉。往年还有小姐少爷陪着过年,可如今小姐少年都进了程府,原本以为杜姨娘也可以进去的,却被夫人阻着要等到年后小少爷生下来,三老爷在时姨娘性子还是极好的,三老爷一走,哎,可苦了她们这些下人了。
杜嬷嬷开口道:“小姐,夜深了,休息吧。”杜嬷嬷是唯一一个陪着杜佳慧的杜家老人,院子里只有她一人坚持喊杜姨娘小姐,也只有她敢在这时候开口劝说。
杜佳慧眼神闪了闪,仍旧盯着一地的碎渣。
杜嬷嬷叹息一声,继续劝说:“小姐,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也不差那么点时间。瑶儿轩儿虽进了程府,但之前您也已经打点好一切了,三爷不是也在吗,不会受欺负的,您就放宽心再等几个月。这般气了身子,受苦的可都是自己,三爷知道了可又要怪老奴了。”
“我以为沈月茹就是个没脑子的,这么多年了,竟是没发觉半分,要不是我缠书默缠得紧了,她怕是到死都不知道呢。可我倒宁愿她知道,早些知道我就可以早些进府,在这边没名没分地呆着,瑶儿轩儿可如何是好。没想到,沈月茹知道了还不让我进府,哼,就是她生下儿子又如何,待我进了府,我的瑶儿轩儿早晚是程家三房的嫡长女嫡长子。”杜佳慧此时面目可憎,恨恨道。
“是是,小姐说的是,沈月茹出身沈家,能有多大心计,小姐不必担心,只要稳住三爷的心思,就是到了程府也不怕的。”紫鸢连忙应和。
杜佳慧冷冷地瞥了一眼紫鸢,站起身来,甩袖回了内房。
紫鸢讪讪地收拾着地上的杯盏碎片。
杜嬷嬷望着甩袖离去的自己小姐,又看了看蹲在地上收拾的紫鸢,嘴唇动了动,终是什么也没说地去了内房。
紫鸢待杜嬷嬷走了才嘟囔了一句:“人家就是没半点心计也是正房太太,就算进了程府,姨娘还要在夫人面前立规矩,还不如呆在这里来的舒心自在呢。再说了有沈大将军在后面撑着,三爷就是宠死了姨娘,还能越过三夫人去。程老太爷怕就第一个看不过去了。”
紫鸢原本是老夫人给程书默的大丫鬟,可自从杜姨娘生下了少爷,便被三爷吩咐过来伺候杜姨娘了,呆在这里也快两年了,杜姨娘的脾性早就摸得一清二楚了,怎么能不怨!
新年一大早,紫凝就被桂嬷嬷早早喊起了床,洗漱一番后穿了新衣服先去给父亲母亲拜年。
刚跨进院门,便听到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传来。
“新的一年,女儿祝愿父亲母亲身体康健,万事如意。”
接着传来一个稚嫩的童音
“儿子也祝愿父亲母亲新年新气象,岁岁如今,吉祥如意。”
紫凝不用想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