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科幻灵异>屠刀集> 第93章 千古谁识沛丰邑1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3章 千古谁识沛丰邑17(3 / 7)

[只看该作者]第17楼

以下是引用第16楼@天府之州的话:

以下是引用第15楼@泗上亭长的话:你们自己内部都没统一!你们先内部讨论定下来再说吧!否则岂不是五川,六川了?.真******搞笑,我认识“周晓陆”么?你就称“我们内部”?三川郡境内有“伊河、洛河、廛河、涧河、黄河、沙河、汜河、汴河”为什么不叫“八川郡”?不是所有的河流都能叫“川”,只有入海的“四渎”(江淮河济)和“四渎”的重要支流才是名副其实的“川”.。

对啊,伊河、洛河的三川郡怎么也不是你说的大渎,如何就是川了?回复引用19161125离线天府之州[角落][飞语]发表于:14-07-0622:04[只看该作者]第18楼

以下是引用第17楼@泗上亭长的话:

对啊,伊河、洛河的三川郡怎么也不是你说的大渎,如何就是川了?.

四渎:河(黄河)、江(长江)、淮(淮水)、济(济水)。

八流:渭水,洛水,汉水,沔水,颍水,汝水,泗水,沂水。

三川郡指“河洛伊”是韦昭的说法,也可以解释为“河洛汝”。

1000万的徐州人,没有1个知心人。

徐州复兴论坛

回复引用30506423离线泗上亭长[角落][飞语]发表于:14-07-0622:08[只看该作者]第19楼

回复第18楼的@天府之州:

三川郡郡治所在洛阳,因为洛阳为“河洛伊”三条河流的交汇处而得名,而不是因为境内有三条大川,因为境内大川何止三条!同样,泗水郡也因为郡治所在沛县,而沛县泗水而得名。回复引用30506423离线泗上亭长[角落][飞语]发表于:14-07-0622:11[只看该作者]第20楼

权威说法如下:

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

又南,(戴作又东,与钟、谭、黄晟等本同。会贞按:黄本作又南,证以水道适合,则作东者误也。)过沛县东。

昔许由隐于沛泽,即是县也。(会贞按:《吕氏春秋.求人》篇,昔尧朝许由於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於夫子。许由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皇甫谧《高士传》,许由隐於沛泽之中,尧让天下于许由云云,略同。是郦所本。《九域志》,彭城有沛泽。盖沛与彭城地相接也。又考《公羊.僖四年》,大陷于沛泽之中。何《注》,草棘曰沛,渐洳曰泽。疑由所隐之地或然,不必定为沛之泽也。秦县,汉高及萧何、曹参等皆县人,见《史》、《汉》。县互详後泡水下。)县盖取泽为名,(会贞按:《元和志》说同。)宋灭属楚,(会贞按:《汉志》宋地下,景公後五世,为齐、楚、魏所灭,参分其地,楚得其沛。)在泗水之滨,(朱在讹作左,戴、赵改。会贞按:《名胜志》引此作左。)于秦为泗水郡治,(会贞按:《睢水注》,始皇二十三年置泗水郡。汉高帝改曰沛郡,治相,盖汉徙也。相不滨泗。《元和志》,秦泗水郡理沛。)回复引用19161125离线天府之州[角落][飞语]发表于:14-07-0622:16[只看该作者]第21楼

以下是引用第19楼@泗上亭长的话:

三川郡郡治所在洛阳,因为洛阳为“河洛伊”三条河流的交汇处而得名.

三川郡的治所一说在荥阳,临泗水的又不只是沛县一个,呵呵!

1000万的徐州人,没有1个知心人。

徐州复兴论坛

回复引用30506423离线泗上亭长[角落][飞语]发表于:14-07-0622:19[第2版07-0622:19][只看该作者]第22楼

回复第21楼的@天府之州:

没说一个啊!我不是空穴来风的,下面是水经注的文章:还有杨守敬的考证

于秦为泗水郡治,(会贞按:《睢水注》,始皇二十三年置泗水郡。汉高帝改曰沛郡,治相,盖汉徙也。相不滨泗。《元和志》,秦泗水郡理沛。

回复引用30506423离线泗上亭长[角落][飞语]发表于:14-07-0622:26[只看该作者]第23楼

一个一两千年传承的观点还有有一定道理的。而现在有人想质疑是可以的,但是要充分证据啊!他们的观点在我看来根本就说不通!我几个疑问就可以把四川郡之说否定,或者存疑问!

这么看来,四川郡因为源于郡内有四条大川的说法是多么荒唐!想挑战权威的说法,他们还是自不量力!回复引用19161125离线天府之州[角落][飞语]发表于:14-07-0622:28[只看该作者]第24楼

以下是引用第22楼@泗上亭长的话:

没说一个啊!我不是空穴来风的,.

第一,空穴来风这个成语你用错了,空穴来风是指“事物是有根据的”。

第二,秦四川郡治所在沛县这个我不否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